第3章 身份确立(1 / 2)

棘圜志 月湾的莎菈 2515 字 21天前

\"砰!\"一声闷响,沈明轩揉着撞痛的额头,苦笑着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这是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房,黄花梨木的书案上摆着新磨的墨和崭新的宣纸,架子上整齐地码放着各类典籍。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着一幅《洗冤录》图,画的正是验尸要领。

\"看来老天爷还挺照顾我这个法医。\"他自嘲地笑了笑。昨天的赵家案子让他在府衙初露锋芒,今天一早就撞上了这间书房——这显然是上天为他这个穿越者准备的安身之所。

正打量间,突然发现书案上放着一封未开封的信件。火漆印上赫然是吴县教谕的官印。

展开信件,内容更是让他心跳加速:

\"沈生身具儒医之长,察案明察秋毫,正适本县教谕一职。兹委任为吴县教谕,望即日赴任......\"

\"原来如此......\"他终于理解了昨天那些零散的记忆碎片从何而来——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是个精通医术的举人,刚被委任为吴县教谕。

而现在,这个身份完美地继承到了他身上。

正思索间,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爷!\"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仆慌慌张张跑进来,\"不好了!府衙来人了,说是有紧急案件,请您即刻过去!\"

\"哦?什么案子?\"沈明轩一边整理衣冠,一边问道。

\"说是......\"老仆压低声音,\"说是在天妃宫后的水道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死状极为蹊跷,连昨天夸赞您的老仵作都看不出门道......\"

这话让沈明轩心中一动。他记得昨天那位老仵作确实经验丰富,连汞中毒的症状都能察觉。如果连他都看不出门道,这案子必定不简单。

\"知道了。老丁,把我的医药箱拿来。\"

\"是!大爷您的医药箱一直放在......\"

话未说完,门外又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沈教谕可在?下官是应天府推官,特来请教一个案子......\"

\"有请。\"沈明轩整理好衣冠,走出书房。

院中站着一位四十出头的官员,着锦衣,神色凝重。身后还跟着两名随从,腰间都挂着腰牌,显然是衙门的差役。

\"沈教谕。\"推官见他出来,直接开门见山,\"听闻你昨日在赵家案中颇显神通?\"

\"不敢当。\"沈明轩谦虚道,\"不过是略懂些验尸之术罢了。\"

\"那正好。\"推官从袖中取出一份卷宗,\"这是五日前江宁发生的一起命案。死者是个富商,表面看是服毒自尽,但......\"

突然,外院又传来脚步声。

\"沈教谕!\"又一个声音响起,\"下官是巡按御史幕僚,有要事相商!\"

紧接着,老丁又慌慌张张跑进来:\"大爷,东厂的人也来了!说是要......\"

沈明轩心中一凛。一个上午连续三拨人找上门,显然不是巧合。他迅速翻看推官递来的卷宗,几个关键信息立即跳入眼帘:

- 死者是江宁着名富商

- 死于七月十五前后

- 身上有类似赵家案的中毒症状

- 生前曾与西域商人有过接触

\"有意思......\"他若有所思地合上卷宗。作为穿越者,他太清楚正德年间江南的局势。那些表面上的商贾往来,背后往往暗藏惊人的秘密。

而七月十五这个时间点,让他想起一个重要的史实:正德十二年的七月十五,江南确实发生过一件大事。当时有传言说......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便服的精瘦男子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院中。

\"在下杨千户。\"那人拱手道,\"想请教谕帮个小忙。\"

书房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推官和御史幕僚的脸色都有些不自然——东厂的人,从来不会只是\"帮个小忙\"。

沈明轩却露出了一丝若有所思的笑容。作为穿越者,他太清楚这个时期东厂的行事风格。既然连东厂都介入了,那这些案子背后,必定另有隐情。

他注意到杨千户的眼神不经意间扫过了墙上的《洗冤录》图,以及书架上那本《本草纲目》。

有意思。这个细节说明东厂对他的背景调查得很清楚。

\"三位大人稍候。\"他不动声色地说,\"容我先去拿个东西。\"

走进内室,他从床头暗格中取出一个小木匣。这是他今早检查房间时发现的,里面装着一些瓶瓶罐罐。

现在他明白了,这些应该是原主人研究的药物和器械。

打开匣子,他的眼前一亮。里面的东西远比想象的要精致:

- 一个做工精良的放大镜

- 几支特制的验尸工具

- 各类药物样本

- 最重要的是,一本密密麻麻的笔记

翻开笔记,首页就写着:\"正德十二年,江南奇案札记。七月十五夜,西域奇毒现世......\"

笔记内容引起了沈明轩的高度重视:

\"七月十五夜,西域奇毒现世。此毒无色无味,遇水即溶。中者舌青面黑,指甲发紫,与寻常溺毙大异。验尸须察舌苔、指甲、瞳孔三处......\"

这描述让他想起现代某种剧毒化合物。更重要的是,笔记后面还记载了解毒之法。

重新回到书房,三位大人的目光立刻被他手中的木匣吸引。

\"这是......\"杨千户眼神一凝。

\"些许验尸用具。\"沈明轩不动声色地说,同时将几个小瓷瓶摆在案头,\"这是显迹水,这是解毒丹,这是......\"

\"化尸水!\"推官突然开口,目光灼灼,\"江宁那起案子,法医用的就是这个。\"

此言一出,房中气氛骤然紧张。沈明轩暗暗观察众人反应:

- 杨千户眯起眼睛,若有所思

- 御史幕僚不自觉地摸了摸袖中的什么

- 就连老仆老丁也露出惊讶之色

\"原来如此。\"沈明轩心中了然。这个\"化尸水\"显然牵扯到什么隐秘。正思索间,外面又传来喧哗声。

\"大人!\"一名衙役慌忙跑来,\"城南发现新的浮尸,是个女子,穿着......\"他看了眼杨千户,声音明显低了几分,\"穿着宫中样式的衣裳。\"

房中瞬间寂静。

\"请沈教谕即刻前往验看。\"杨千户沉声道,语气已经不容置疑。

\"且慢。\"沈明轩从匣中取出一个特制的竹筒,\"此物能提取尸体上的痕迹,想必会有用。\"

这是他根据现代法医学原理改良的取证工具,用蜡和特殊药水制成。在这个时代,应该不会引起太大怀疑。

\"有趣。\"杨千户接过竹筒细看,\"这倒是个新鲜物件。\"

\"江南水道时有浮尸,下官便研究了些验尸新器。\"沈明轩谦虚道,\"譬如这个......\"

他故意在药箱中翻找,借机观察三人反应。果然,当他的手划过一个刻着\"天\"字的青瓷瓶时,御史幕僚的瞳孔明显收缩了一下。

有意思。这个发现让他联想到一个重要细节——正德年间,江南确实有个神秘组织,专门调查和朝廷有关的案件。他们常用天干地支作为暗号。

\"走吧。\"杨千户打断了他的思绪,\"尸体泡在水里,耽误不得。\"

出门时,老丁突然凑近他耳边:\"大爷,小的方才听说,那具女尸是从天妃宫后的水道打捞上来的。而天妃宫前几日才有西域商人来上香......\"

这个信息让沈明轩心中一动。他记得笔记中提到的那种奇毒,正是来自西域。

走在前往城南的路上,他暗暗梳理线索:

- 赵家双尸案涉及丹药

- 江宁富商疑似中毒

- 天妃宫水道惊现女尸

- 西域商人的可疑行踪

- 七月十五这个特殊时间点

更重要的是,各方势力的反应表明,这些看似独立的案件之间,极可能存在某种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