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沈良突然凑近他,压低声音说:\"先生,你可知道前任吴县教谕,是为何离职的么?\"
沈明轩心中一凛。作为穿越者,他太了解这种似有若无的提醒背后往往藏着重要信息。
\"请大人明示。\"
\"此事说来蹊跷......\"沈良环顾四周,确保无人偷听,\"前任教谕也在查一桩案子,说是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死亡案例。那些死者,都是服食了所谓的'仙丹'......\"
\"然后呢?\"
\"然后他就突然告病还乡了。\"沈良意味深长地说,\"临走前留下一句话:'此案虽小,却系天下安危'。\"
这番话让沈明轩想起现代调查某些特大案件时的情形。表面上是单纯的医疗事故或药品纠纷,背后却往往牵涉到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网。
他快速梳理线索:
可疑的丹药交易
私盐走私网络
东厂的秘密介入
燕王势力的关注
前任教谕的警告
\"大人,\"他沉声道,\"能否查到那些死于'仙丹'的案例记录?\"
\"这......\"沈良露出为难之色,\"大部分卷宗都被封存了,而且......\"
\"而且什么?\"
\"听说都被转入了东厂档案库。\"
这个信息极其重要。在明代,能让东厂介入并封存档案的案件,必定涉及重大政治问题。
就在这时,外院的喧哗声更大了。燕王府的人已经进入赵府,他们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先生,快随我来。\"沈良突然拉着他转入一条偏僻的回廊。
\"大人这是......\"
\"先生既然接任教谕一职,那就该知道,这个位置并非表面那么简单。\"沈良压低声音,\"吴县教谕历来都有个特殊职责——协助巡按御史暗查盐税案。\"
这个信息让沈明轩心中一动。他想起历史上记载的一件事:正德年间,江南私盐案件频发,朝廷暗中派出多路钦差核查。而这些钦差,往往会借助地方儒生的力量收集情报。
\"所以前任教谕......\"
\"他发现的不仅是简单的私盐案。\"沈良的声音更低了,\"据说,有人在利用这些丹药交易,暗中筹集军费。\"
\"军费?\"沈明轩心中一震。正德末年,燕王确实在秘密筹备军队。难道这些案子都和他有关?
突然,回廊尽头传来一阵脚步声。
\"站住!\"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你们是什么人!\"
沈明轩转身,看到三名身着便服但气势不凡的男子。为首者手按剑柄,眼神锐利。
\"下官吴县县丞沈良,这位是......\"
\"教谕沈明轩,见过诸位大人。\"沈明轩不卑不亢地拱手。二十年法医生涯让他见惯了各色人物,早已养成了从容不迫的性格。
\"哦?\"为首者眯起眼睛,\"新任教谕?正好,有几个问题要请教。\"
就在这时,院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呼:\"不好了!管家又晕过去了!这次是......\"
话音未落,一声清脆的铜镜破碎声从赵小姐的房中传来。
破碎的铜镜声引起了沈明轩的注意。作为法医,他知道关键线索往往出现在意外时刻。
\"失陪。\"他对燕王府的人欠身,快步走向赵小姐的房间。
眼前的场景让他瞬间警觉:一面精致的铜镜摔在地上,碎片散落。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镜背——那里赫然露出一个暗格。
\"这是......\"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从暗格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纸条。
纸条上的内容让他心跳加速:
\"正德十一年八月:
京师十三家药铺同时进药
各地盐商暗中集资百万两
西北边军秘密调动
有人在收买京营将领......\"
沈明轩倒吸一口冷气。他虽是穿越者,但对明代历史再熟悉不过。正德十一年,正是燕王开始布局夺位的关键时期。
\"先生可有发现?\"身后传来沈良的声音。
他迅速将纸条藏入袖中:\"大人,能否告诉我,赵家和燕王府,究竟是什么关系?\"
沈良面色一变:\"先生为何这么问?\"
\"因为......\"沈明轩正要解释,突然注意到镜子碎片中反射出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消失的小丫鬟!
她正在房梁上,手持一个奇怪的物件,对准了下方。
\"小心!\"沈明轩猛地推开沈良。
\"嗖\"的一声,一支细小的毒镖擦身而过,钉在了地板上。
\"果然......\"他心中暗暗验证了一个猜测。这哪里是什么普通丫鬟,分明是东厂培养的死士!
就在这时,燕王府的人也冲了进来。
\"大胆!\"为首者拔剑,但那小丫鬟身形一闪,已经消失在房梁阴影中。
\"别追!\"沈明轩突然喊道,\"大家小心,这房间......\"
话未说完,一股奇异的香气已经在房中弥漫。
\"又是丹药......\"他立刻屏住呼吸,从背包中取出一块湿布。这是他在现代养成的职业习惯——随身携带应急用品。
但其他人已经开始感到头晕。
\"快出去!\"他一边搀扶沈良,一边观察燕王府那几人的反应。让他意外的是,那些人似乎对这香气早有防备,各自戴上了特制的面罩。
\"有意思......\"他心中暗笑。这些人显然和丹药案有关,否则不会如此准备。
等众人撤到外院,沈明轩开始重新梳理案情:
第一,赵家父女的死绝非意外:
他们很可能发现了某个惊天阴谋
丹药交易是幌子,私盐买卖也是幌子
真正的目的是为燕王筹集军饷
第二,各方势力错综复杂:
东厂在暗中监视
燕王府明显介入
盐商形成庞大网络
地方官员也可能参与
他看向沈良:\"大人,冒昧问一句,巡按御史大人,最近可曾来过苏州?\"
\"先生怎么知道?\"沈良惊讶道,\"上月确实来过,还特意查问了几起丹药死亡案。不过......\"
\"不过什么?\"
\"御史大人查案期间,遇刺身亡。\"沈良压低声音,\"官府查不出凶手,只在现场发现一枚燕字铜钱。\"
这个细节让沈明轩眼前一亮。他想起赵小姐笔记中记载的一个特殊暗号:燕钱入水,鱼龙潜动。
\"原来如此......\"他终于理解了整个案件的核心。这不仅是一起谋杀案,更是一个关乎国运的巨大阴谋!
就在这时,外院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东厂办事,闲人回避!\"一声威严的喝令从院外传来。
沈明轩心中一紧。作为穿越者,他太清楚这个特务机构的可怕。东厂介入,意味着案件已经升级为廷杂(朝廷机密案件)。
他快速对沈良使了个眼色,两人闪身躲入侧房。透过窗棂花纹的缝隙,他看到一队番子鱼贯而入。为首的是个相貌阴鸷的中年人,腰佩镶金飞鱼袋——这是东厂掌刑千户的标志。
\"大人。\"燕王府的人向千户行礼,但语气明显有些不善。
两方人马剑拔弩张的气氛让沈明轩想起现代某些特殊案件——不同部门之间的较量往往比案件本身更扣人心弦。
\"这位就是新任教谕?\"千户的目光突然转向他藏身的方向,\"何不出来一见?\"
沈明轩暗叹一声。他早该想到,以东厂的能力,任何躲藏都是徒劳的。
\"下官见过大人。\"他走出来,不卑不亢地施礼。
\"听说先生擅长验尸?\"千户的语气十分玩味,\"可知道验错了尸,会是什么后果?\"
这赤裸裸的威胁让沈明轩心中冷笑。在现代,他经历过多少次类似的压力?有些案子,真相远比想象中残酷。
\"下官只求实事求是。\"他不动声色地回答,同时快速打量着在场每个人的反应。
法医的职业素养让他注意到一些细节:
千户说话时左手微微发抖
燕王府的人不自觉地看向赵小姐的房间
几名番子手按兵器,位置刚好封住所有退路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来,带起地上的纸片。那是赵小姐笔记的一页,上面隐约可见几个字:\"正德九年,密谋,禁龙卫......\"
沈明轩瞳孔一缩。禁龙卫可是皇帝的贴身侍卫,怎么会牵扯进来?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推测:如果说这些丹药买卖的背后,不仅是在为燕王筹集军饷,更是在......\"
\"呵呵。\"千户突然笑了,\"沈教谕,你可知道前任教谕为何离职?\"
\"让我猜猜......\"沈明轩不动声色地说,\"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关于某些人想要......\"
话未说完,院中突然响起一声凄厉的惨叫。
\"又死一个!\"有人喊道,\"是赵府的账房!\"
众人闻声赶去,只见账房先生倒在水缸边,手中还紧紧攥着一本账册。
沈明轩蹲下检查尸体。二十年法医经验告诉他,这绝不是普通的溺毙:
死者面色发黑,不同于一般溺水
指甲缝里残留着墨绿色粉末
衣物上有挣扎撕扯的痕迹
最重要的是,水缸边缘有新鲜的刮痕
他小心翻开账册,里面赫然记载着大量可疑的资金往来:
\"送京师张府丹药银500两\"
\"西市李员外订单1000两\"
\"西北军需3000两\"
......
\"这是......\"沈明轩心中一动。这些看似普通的账目记录,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资金网络。
突然,他注意到账册夹层中露出一角黄绢——那赫然是一份宫中密旨的一角!
\"住手!\"还未等沈明轩碰触那密旨,千户已经厉声喝止。
但就在这电光火石间,沈明轩的法医直觉已经捕捉到了密旨上的几个关键字:\"禁龙卫调京密会\"。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让他想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正德末年,确实有一批禁龙卫秘密调离京师。
\"大胆!\"千户厉声呵斥,\"私览密旨,该当何罪?\"
\"下官失礼。\"沈明轩不慌不忙地收回手,同时暗自观察在场众人的反应:
千户的左手抖得更厉害了
燕王府的人在交换眼色
几名番子不自觉地收紧了包围圈
但更引起他注意的是账房先生的死状。作为法医,他立即发现了几个专业性的细节:
死者舌尖发黑,典型的剧毒反应
指甲缝的绿色粉末显然是某种特制毒药
水缸边的刮痕非常新鲜,说明凶手刚刚离开
最重要的是,死者的右手握成特定姿势,像是想要指向什么
他顺着死者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好是赵府的西厢房。
\"有趣......\"他心中暗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法医,他见过太多临死前的暗示。这绝不是巧合。
就在这时,沈良悄悄靠近他,压低声音说:\"先生可知道西厢是什么地方?\"
\"请赐教。\"
\"那里是赵府的账房,更重要的是......\"沈良的声音更低了,\"地下有一间密室。\"
这个信息让沈明轩眼前一亮。他想起赵小姐笔记中提到的\"地窖密会\",莫非......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大门外传来。一名番子慌慌张张跑入:
\"大人!京师八百里加急文书!说是......\"
那番子话未说完,突然捂住喉咙,一头栽倒。他的手中紧握着一封火漆未开的公文。
\"别动!\"千户立即喝止想要上前的人,\"可能有......\"
\"毒!\"沈明轩已经看出了端倪。那番子倒地的姿势、面部抽搐的特征,都和他在现代见过的某种剧毒特征极其相似。
他迅速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银针。这是他特制的验毒工具,能够检测多种剧毒物质。
银针刚一接触公文表面,立即变成了深紫色。
\"好歹毒的手段!\"他暗自心惊。这种下毒方式,显然是有人不想让这封公文传达到苏州。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公文上的火漆印有一个特殊标记——那是东厂专用的\"镇抚\"印记。这意味着,这封公文极可能是来自东厂镇抚司,而不是普通的朝廷文书。
\"诸位......\"他正要说话,突然感觉到一股劲风从背后袭来!
沈明轩凭借多年法医工作养成的敏锐直觉,几乎是本能地侧身闪避。一支细如牛毛的银针擦着他的衣袖飞过,钉入后方的木柱。
木柱上立即浮现出一圈墨绿色的痕迹。
\"艮砂!\"他心中一惊。这种剧毒在现代几乎绝迹,但在明代却是东厂常用的暗器淬毒之物。
\"保护教谕!\"沈良大喊,同时拔出佩刀。
院中瞬间大乱。东厂番子与燕王府的人迅速分成两派,剑拔弩张。千户面色铁青,显然没料到局势会突然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