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挖水渠(2 / 2)

但这种传统的方式效率低下,且无法有效应对干旱等极端天气状况,从而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状况,农场场长汪保国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组织知青们共同挖建一条水渠。

这条水渠将把远处的河水巧妙引至农场,一方面可以用来确保农作物的稳定生长,为它们提供充足且稳定的水源;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农场能够开始种植水稻这一重要粮食作物而迈出的关键一步。

汪场长深知挖渠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去年在作出这一决定之后,为了确保挖渠工作的顺利进行,便立即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首先,早早地就邀请了农业水利方面的专家来到农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农场找出一条最为便捷且有效的挖渠路线。

这条路线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水渠的长度,降低施工难度,还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水渠的引水效率和稳定性。

接着,汪场长召集了农场的所有知青,向他们详细阐述挖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号召大家以大局为重,积极投身到这一伟大的劳动中去。

知青们听后,深受感动和鼓舞,纷纷表示全力支持。

为了确保挖渠工作的顺利进行,汪场长还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和分工。

根据知青们的身体条件和技能特长,将他们巧妙地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负责不同的段落和工序。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还能够确保挖渠工作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同时,还安排了专门的物资保障小组,负责采购和运输挖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精心挑选铁锹、锄头、铲子等传统农具,并准备了绳子、木板等辅助材料。

这些工具和材料数量充足,能够满足挖渠工作的各种需求。

另外,为了保障知青们的饮食和健康,农场还特意增加了粮食和药品的储备。

明确分工,工地上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有的高高挥起锄头,一下下有力地挖坑,坑洞逐渐加深,为水渠的基础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有的则紧握铲子,将挖出的泥土细心地填入已经挖好的渠基之中,并用脚踏实,确保土层的稳固;还有的则负责搬运土石方,他们或是肩扛手提,或是用独轮车推送,将土石方源源不断地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2月份的天气并不炎热,偶尔有微风吹过,给劳作的知青带来一丝丝凉意,但在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之下,汗水仍然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却仿佛浑然不觉,依旧干劲十足。

“你说,这水渠真能挖成吗?”一个知青在休息的间隙,忍不住向身旁的人提出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