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丁原
吕布出生于并州五原郡九原县,吕布因为弓马娴熟、骁勇尚武而在并州任职。 [2-3]
中平六年(189年),时任并州刺史的丁原担任骑都尉,在河内驻扎,任命吕布为主簿,对他很亲近。
(《后汉纪》及《资治通鉴》又记载吕布为丁原部曲司马。 [81-82])
汉灵帝死后,丁原接到何进的征召,率领军队到雒阳,密谋诛杀宦官,被任命为执金吾。
认卓为父
适逢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入京,掌握了朝中大权, [4]诱吕布杀丁原,进而吞并丁原的军队,并任命吕布为骑都尉,同他发誓结为父子,对他十分欣赏信任。
吕布善于骑射,膂力过人,被称为“飞将”, [5]不久又被董卓提拔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6]
吕布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为躲避关东联军,下令迁都长安、火烧雒阳。董卓自己留屯雒阳毕圭苑中,又指使吕布发掘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抢夺其中珍宝。 [73]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以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与诸将校一同前往阳人讨伐孙坚。胡轸性子急,说:“今此行,应该斩杀一个戴青绶的官员,才能整肃军纪。”诸将感到不满。傍晚,军队到达离阳人几十里的广成,兵马疲惫,胡轸受董卓节度,在广成秣马饮食,再连夜进兵,等到天明时攻城。诸将厌恶胡轸,打算让他败给孙坚,吕布等人就扬言:“阳人城中的贼军已经逃走,应该立即追击,不然就会错过良机。”于是胡轸军未作修整,便连夜进军。到达阳人城外时,发现城中守备完善,不得掩袭。吏士饥渴,人马疲惫,又没有堑垒,于是脱下盔甲休息。吕布又扬言:“城中贼军出来了。”士卒惊慌散乱,丢弃铠甲、鞍马逃走。等到天明,胡轸军回到阳人外,拾取兵器,决定攻城,而城池守卫坚固,壕沟已深,胡轸等人不能攻而回,孙坚追击,击败了胡轸、吕布。 [72] [120]
孙坚攻入雒阳宣阳城门后,吕布与其交战,再次败走。最后董卓进入长安。 [74]
渐生间隙
董卓自知自己凶暴,为人所恶,所以时常要吕布做自己的侍卫及守中阁;不过,董卓性格又十分猜疑,经常在喝醉后辱骂吕布,又曾因少许失意而向吕布掷出手戟,吕布身手敏捷躲过手戟,之后改容道歉,董卓方才息怒,吕布因此怨恨董卓。吕布又曾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董卓发觉,所以心中十分不安。 [7] [70-71]
王允离间
之前,由于王允因为吕布是并州的壮士,对他以厚礼相待。自从吕布怀恨董卓后,他去见了王允,述说了董卓差点杀他的经过。
王允此时正和士孙瑞、杨瓒等密谋除掉董卓,因此便让吕布作内应。吕布有些犹豫,说:“奈何是父子,怎么好下手呢?”王允说:“将军姓吕,本来就非亲生骨肉,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还说什么父子!”于是吕布答应了王允,与其共谋诛杀董卓。 [63]
刺杀董卓
初平三年四月辛巳日(192年5月22日 [104]),汉献帝疾病初愈,大会于未央殿。王允令士孙瑞书写诏书交给吕布,吕布怀着诏书,命骑都尉李肃与同心勇士秦谊、陈卫等十多人伪装成宫门卫士,手持长戟,在北掖门等候董卓。 [69] [121]
董卓将到掖门时,马匹惊惧不前,董卓欲图回去,被吕布劝阻。入门后,李肃持戟刺向董卓,董卓手臂受伤坠落车下,大呼:“吕布何在?”
吕布下马说道:“有诏讨乱臣贼子!”董卓大骂:“庸狗怎敢如此!”随即被吕布亲手斩杀(一说吕布持矛刺中董卓,之后命令士兵将其斩杀)。董卓的主簿田景及仓头前去抱住董卓尸体,吕布又将他们杀死;杀死这三人后,其余人都不敢动弹了。 [67-70]
同掌朝政
董卓死后,吕布被拜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7]
(注:《三国志》、《后汉书》、《东观汉记》、《资治通鉴》均作吕布为奋威将军, [64] [75-76]《后汉纪》、《宋书》则称吕布为奋武将军。 [65-66]按《公孙瓒传》,当时朝廷所设奋武将军为公孙瓒,因此“奋武”记载可能有误。 [77])
吕布命李肃奉诏命前往陕县讨伐牛辅,牛辅率军逆击,李肃败走弘农,吕布于是将他诛杀。后来牛辅部下又斩杀牛辅,将其首级送到长安。 [78]
王允商议赦免董卓部曲,吕布也多次劝王允赦免他们。不久后,王允又认为特赦会使董卓部曲猜疑,因此改变了主意。吕布提议把董卓的财物赐给公卿、将校,王允不许。诛杀董卓之后,王允恃功自傲,开始轻视吕布,对待他如同剑客,而吕布自负有功,经常炫耀,见自己的提议被王允拒绝,也感到不满。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