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般,无名之将被张辽通通伏诛。
“将军死了,后撤!后撤!快后撤........!”
再随后就是敌军士卒在西门败退的声音响起。
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西门的敌军也是被张辽给防了下去,而东门却还在鏖战,见状张辽又再次杀了回去。
“噗呲~”!“噗呲~”!“噗呲~.........”!
此时的东门,敌军也是陆陆续续的登上城关,但又被颜良、文丑所带领的将卒给再次打退了下去。
..................,双方大战至黄昏之时才算结束。
“禀两位太守”!
“我军西门战死两名将领、士卒战死三千余人”!“伤一千余人”!
“禀两位太守”!
“我军东门战死两名将领、战死四千余士卒,伤士卒七百余人”!
随着两个传令兵禀告,两郡太守也是被颜良、文丑军的守关能力吓到了。
“雁门太守怎么办”?
“如此下去,战况对我等十分不利啊”!
云中太守钟阎担忧的道。
闻言,钟匀便说道:“所言不差,我等差不多一天攻关,可此关未能拿下,反而损失差不多一半兵马,若是这般下去,那就先回谭水如何”?
“回谭水”?钟阎疑惑的道。
“不错,而本官提议回谭水,自然是整军待今夜攻城”!钟匀也是将夜袭之计给分析了出来。
对此,钟阎则是皱着眉,之后点了点头道:“既然要半夜偷袭月岚关,应当做好万全之策才行”!
“所以鸣金收兵,后撤谭水县城”!
高喊声过后,这两郡联军便朝着后方后撤而去。
等敌军都离开后,城关上所有的士卒、将领都是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呼呼喘气着。
“报....”!“两位将军,此次守关,城内七千余人战死、伤三千余人......”!
等传令兵禀告完之后,也是直接退了下去。
“文...文恒呐”!
“这群人攻了快一天了吧,竟毫无疲惫之感”!文丑朝颜良说道。
“是啊,不俊”!
“打了这么久,总算是可以缓缓了”!
颜良的声音也是响起。
“踏、踏、踏......”!就在颜良、文丑还在畅聊时,一阵脚步也是朝着府内传来。
“两位将军,此次敌军后撤,也还需谨慎些才是”!
闻言,颜良、文丑便转过身看去 原来是张辽。
“哈哈哈....”!对此,两将也是大笑几声。
“文远说的是,只是敌军退至谭水,而这谭水离此地至少是两个时辰的时间”!
闻言,文丑也是在这时也是开口道。
“可是将军,正所谓兵者!诡道也!这还需多加小心为上,胜败还尚未可知”!张辽见文丑这么说,也再次说道。
闻言,文丑也是点头想了想,又说道:“既如此,那文远觉得这敌军会何时前来攻关”?
颜良见文丑问,也是想看看张辽如何回答,便笑着看向张辽。
“张辽!张文远!此人有胆略!武艺也是不凡!可如此人物竟甘愿为一校尉,可见此人也是忠肝义胆!非常人所即”!
此时的颜良的心中再次钦佩起张辽来。
“文将军”!“颜将军”!
“依在下看无非就是三种可能”!张辽的不大不小声音响起,却是如洪钟一般响亮!
“不知文远可愿解惑”?
颜良此时问道。文丑闻言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见状,张辽也不卖关子,直接开口道:
“两位将军,这其一,便是敌军攻关且看出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围关断其我军粮草,待我军断粮过后,定会再次攻关,届时我军定会军心不稳,大乱将至”!
闻言,文丑便问道:“可文远,我军不是在前段时间传谣主公大军将至吗,难道他们用此计,不怕是自掘坟墓”?
颜良闻言也是点了点头。
“哈哈”!“两位将军,此计不过是缓兵之计,等时间一长,敌军自然会知晓这不过只是谣言而已”!张辽这时也是笑道。
对此,颜良、文丑也只是木讷的点了点头,于是皱起了眉。
见状,张辽又说道:
“这其二,若是敌军不采用围关之计,那就是强攻月岚关,不过以颜将军与文将军之勇,众校尉之结,谅他们也奈何不得,所以此计可忽略不计”!
闻言,颜良、文丑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表示张辽此言有理。
对此,张辽也是不做犹豫继续说道:
“这其三!便是以夜黑风高之时,半夜起兵,突袭月岚关,不过此计运用的好,那就是妙计,但运用的不好,就是自掘坟墓,再难翻身,不过若是文远攻关,定会采取第一种围关之计”!
等张辽分析完,颜良、文丑早已将眉头皱的更深了。
“既然如此,文远,这要如何退敌”?
过了一会儿,颜良和文丑同时问道。
“依文远看,久守关内定有祸患”!
“有何祸患”?颜良问道。
闻言,张辽也是说道:“颜将军,这月岚关内的粮草本就不多,若是敌军围城,不出几日,我军必败”!
“那该如何是好”?文丑叹气道。
颜良也是有些郁闷起来。
见状,张辽也是说道:“两位将军勿扰!这敌军三个可能之策,文远也是早已分析出退敌之策”!
见张辽有退敌之策,颜良、文丑才没有那么郁闷了........。
夜晚很快来到。
司隶州、洛阳寝宫内。
“岳父大人,此计今天便可实施,只是岳父大人派谁去办这件事”?李儒也是朝董卓拱手说道。
“喔”?“李儒啊,此次军中各将领咱已派人前去相告来寝宫议事”!闻言,董卓便起身说道。
“岳父大人所言有理,我等且等将军们前来”!李儒这时也是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寝宫外也是有一个侍卫禀告道:
“董相国!、李先生!众位将军已在外等候”!侍卫的声音响起。
“好”!“给咱带进来,咱有话要对他们说”!董卓也是喊道。
“诺”!应诺后,侍卫也是离开了寝宫。
“踏、踏、踏.........”!侍卫离开没多久,便有进来了董卓麾下的几员大将。
从左到右分别为:李傕、郭汜、张济、华雄、徐荣、牛辅、樊稠等将来到寝宫。
“我等拜见董相国”!
闻言,董卓便是大笑几声,才说道:“诸位将军,咱今夜叫你们前来,是有一件事,托一人去办,不知谁愿为咱分忧呢”?
几人闻言,想道:“相国还有忧事,会是什么呢”?
而董卓见众人疑惑,也是直接脱口而出道:“咱这件忧事便是想请诸位将军谁愿身着便衣,去弘农王的寝宫,直接毒杀何皇后以及刘辩,今日夜黑风高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闻言,众将皆是身子一颤。
“弑......弑君”!
此时众人心中惊恐万分,这弑君的罪名谁敢担啊,于是纷纷低头不语。
而董卓在见到无人应诺也是心中恼火,于是大手拍在龙榻之上,怒道:
“咱怎么养了你们这群废物”!骂完不解气,随手拿起一个物件就砸向了众将。
对此,众将见董卓发怒,也是齐跪于地,拜道:
“相国息怒”!
“相国息怒”!
李儒何等聪明,只是稍加思索,便明白了众将的担忧,于是踏步而出说道:
“岳父大人,此次就让儒为之分忧如何”?
闻言,众将都是震惊的看向李儒,不想这么一个书生竟然敢接此令!
董卓闻言自然没想那么多,笑道:“李儒愿往,咱很高兴,只是李儒此次行动你有何要求”。
“岳父大人,只需要众将封锁消息,围住弘农王府即可”!李儒也是说答道。
“好”!
“众将听令,依李儒之计行事”!
董卓站起身来,吩咐道。
“诺”!等众将应诺后,也是下去做准备了。
..................。
【永汉、185年,八月,弘农王刘辩以及何皇后被李儒逞夜起之际,闯入弘农王府,不等府内众人反应,李儒便命人将府内不管是下人还是达官显贵,通通死于利刃之手,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儒也是将刘辩与何皇后抓住,先是请两位自饮毒酒,但二人不屈,结果呢?李儒命人将其控制起来后,强行灌酒于弘农王和何皇后,至此二人命陨于弘农王府,也是因为李儒想出的毒计,使得董卓的名声更加败坏,以至于许多州郡都不再向洛阳赋税,另外汉献帝刘协因为是董卓僭越所封,所以各郡太守都起了想要自立的小心思来.............】。
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