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远古时期的实际状况(2 / 2)

“在中国文化里,这个时期正好是大禹治水的时代。”

“而《山海经》初稿是在大洪水之前的产物,那时候许多岛屿还没有被海水吞没。”

这一说法,正好与当今的“大陆漂移动论”不谋而合!

大家都知道。

古代甚至更加久远的时候,地球上只有一个完整的陆地。

后来因为地壳运动或者其他不明原因才分裂成了现在的五个大洲和五个大洋。

所以。

《山海经》里面描绘的世界,应该就是古老的完整陆地!!

这么一想,为什么与刑天长得像的贝米斯人会出现在非洲。

答案就很清楚了。

《山海经》里写的那些神奇生物跟实际发现高度吻合

【你算哪块草莓夹心小饼干】:“这就是贝米斯国真正存在的原因?”

【睡到人间煮饭时】:“以前我们和非洲原来是一片陆地?”

【月亮邮递员】:“感觉方菡箐还会拿出更多例子。”

【披着凉皮的糖】:“懂了!!!天啊,《山海经》记载的就是真实的!”

【我的鱼干呢】:“唉,很多人总以为不可思议的事就不会是真的。”

在方菡箐的解说下,《山海经》在听众们眼中不再只是古老传说,而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虽然仍有人认为书中描述的故事、注解和插图太过离谱,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没人提出反对意见,都在心里琢磨事情的真相。

一直以来被视为传说的《山海经》,竟然成为上古时期科学研究的实证资料?

屏幕前网友们一脸疑惑地注视着主播,早已停止其他娱乐活动,希望方菡箐能够展示更多让人信服的内容。

“那我们接着往下聊。”

看到弹幕里的留言,方菡箐说道:

“学者亨莉埃特·默茨在其作品《几乎消失的记录》中提供了一个实地考察的例子,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观点。”

“按照《山海经》里的描述,她在北美大陆徒步研究,发现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脉分别对应北美大陆的内华达山、落基山、喀斯特山脉和海岸山脉!!”

这怎么可能!

脑海里迅速出现两片相隔太平洋的大陆:亚洲和北美。

作为华夏文化的地理志,《山海经》中的东山应该与中国东部山区相关。

但方菡箐拿出的数据以及亨莉埃特·默茨的研究却指出事实相反。

于是,直播间的观众目瞪口呆地看着方菡箐,感到十分意外。

那么,《山海经》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从未感受过如此震撼的体验。

此刻的弹幕一片寂静。

百万级别的直播间出现了一段短暂空白。

内心开始浮现一些惊人的猜想,彻底颠覆了以往对于《山海经》的认知。

可依据亨莉埃特·默茨的调查,《山海经》中东山的具体信息与现实中的北美山脉居然一致?

【杉菜】:“我去,本来以为方菡箐闹着玩呢,没想到真有这事??!”

【该用户已成仙】:“内华达山、洛基山脉都是新生山脉,还真可能是《山海经》所记录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