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继续说道:“实不相瞒,我只是李世民派遣来协助刘邦击败你的一名打手罢了。”
听到这话,项羽先是一愣,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之后,他像是做出了某种决定一般,缓缓地将手中的长枪放了下来。与此同时,韩信也轻轻地把长枪靠在了一旁。
见此情景,韩信趁热打铁地问道:“不知项羽兄接下来有何打算呢?依在下之见,倒不如跟随我一同归顺李世民,如此一来,既能保得自身周全,又可成就一番大业,岂不美哉?”
还未等他话先说完,项羽的走向,妻子虞姬的身旁人用武器挖掘一条坟墓。
谁知道尸体居然不见了……
其实,项羽放下虞姬,袁天罡早将虞姬站在这个山坡上,进行的治疗,主要是李世民收服西楚霸王,所做的准备。
李世民与袁天罡转瞬即是来到了他们的战场,项羽看到复活的虞姬,先是一愣,随后眼中满是惊喜与激动。
但他很快又警惕地看向李世民和袁天罡。
“你们为何救她?又有何目的?”项羽质问道。
李世民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项王,吾乃真心赏识你的英勇,如今乱世,你我携手定能共创盛世。只要你愿追随于我,虞姬姑娘自然能安然无恙。”
项羽握紧拳头,思考良久。他看了看虞姬,又望了望韩信。韩信也点头示意,称李世民确实是位明主。
最终,项羽长叹一声:“也罢,若真能保虞姬平安,又能有所作为,我便随你一试。”
于是,项羽带着虞姬归入李世民麾下。
……
刘邦端坐在长安皇宫内的龙椅之上,一双锐利的眼眸默默地凝视着长安城中的李府方向。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曾经拜过的那位大哥——李世民,如今已然出山,而这无疑让他感到如芒在背。
一旦李世民有所行动,自己辛苦得来的皇位恐怕将难以保全。为此,刘邦派遣了众多护卫严密监视着李府的一举一动。
就在此时,负责看守李府的樊哙却喝得酩酊大醉,被手下的士兵搀扶着走进了宫殿。
刘邦见状,眉头微皱,对着醉眼惺忪的樊哙沉声问道:“最近李府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然而,樊哙此刻似乎仍沉浸在醉酒后的混沌之中,嘴里嘟囔着:“程咬金,再来一杯!我樊哙号称千杯不醉!”
刘邦闻言,顿时怒不可遏,飞起一脚便将樊哙踹倒在地,怒斥道:
“朕在问你正事,你竟整日只知饮酒作乐!”
这一踹让樊哙瞬间清醒了几分,他连忙从地上爬起,战战兢兢地回答道:
“陛下息怒,那李世民近日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只是……项羽不知为何竟然归入了他的麾下,以项羽之勇猛,恐怕迟早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啊。”
刘邦听后,冷笑一声说道:
“樊哙,你未免也太过胆小怕事了。且不说那项羽是否真能掀起风浪,即便他当真有些能耐,待到今日亲眼目睹韩信与项羽交锋时,便能知晓孰强孰弱。依朕看来,待明日之时,项羽的项上人头必将被送到此处!”
说罢,刘邦双手抱胸,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自信与威严。
一会儿,刘邦皱眉踱步,
“朕不能坐以待毙,传朕旨意,召集谋士商议对策。”
另一边,项羽跟着李世民开始熟悉军中事务。
虞姬在营帐内等着项羽归来,她心中虽感激李世民救命之恩,但也隐隐担忧日后局势。“虞姬,莫怕,有我在,定护你周全。”项羽归来安慰她。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宏伟庄严的朝堂门外,映照着一片触目惊心的景象。只见一位身躯高大的男子站在那里,他全身都沾染着鲜红的血迹,仿佛刚刚从一场惨烈的厮杀中走来。手中紧握着一把银光闪闪的长枪,枪尖闪烁着寒芒,令人胆寒。这位浑身浴血、手持银枪之人,正是名震天下的韩信。
此刻,高坐在皇位之上的刘邦面色凝重地看着眼前的韩信,开口问道:
“不知韩将军此番与项羽对战,战况究竟如何……”
然而,刘邦尚被蒙在鼓里,并不知道此时的皇宫已经被另一股强大的势力包围得水泄不通。
这股势力的首领不是别人,正是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
韩信面无表情地将一个像是染上了血色的空盒子缓缓递上前去,声音低沉而坚定地说道:
“臣韩信幸不辱命,已成功取下项羽首级在此。”
正当刘邦满心欢喜地准备伸手接过那个盒子时,异变突生!只见韩信突然暴起,手中的银色长枪如闪电般直直刺向刘邦。
说时迟那时快,一直在旁守护的樊哙见状,瞬间挥动起手中沉重的巨斧,猛然朝着那刺来的长枪劈落下去。
只听“铛”的一声巨响,樊哙的巨斧及时挡住了这致命的一击,火星四溅。
刘邦惊出一身冷汗,怒道:“韩信,你竟敢弑君!”
韩信冷笑:“你以为我真会为你效命?我本就是李世民的人。”
樊哙大喊:“陛下快走!”
刘邦面色惨白,神色惊慌失措,脚步踉跄,手中紧紧握着张良递给他的物件,不顾一切地朝着后宫狂奔而去。一路上,他撞倒了不少宫女和太监,但此刻他已经无暇顾及这些。
就在刘邦即将踏入后宫大门之时,突然一股剧痛袭来,他低头一看,只见自己的胸口处竟然直直地插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而那握刀之人,竟是他一直视为心腹的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