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出炉,全面摸清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 / 2)

西部地区637.2万个,占19.2%,提高0.6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162.3万个,占4.9%,占比与2018年末基本持平2023年末,东部地区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1930.5万个,占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数的53.1%

中部地区805.4万个,占22.1%

西部地区718.3万个,占19.8%

东北地区181.8万个,占5.0%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

广东省465.9万个,占14.0%

江苏省290.7万个,占8.7%

山东省278.5万个,占8.4%

2023年末,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万人,占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52.3%,比2018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9890.7万人,占23.1%,提高1.1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8632.0万人,占20.1%,提高0.8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1942.8万人,占4.5%,下降0.2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

广东省5285.7万人,占12.3%

江苏省3881.6万人,占9.0%

山东省3250.9万人,占7.6%

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6万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9.5%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50万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6%

高端装备制造业1.45万个,占15.1%

新材料产业2.04万个,占21.3%

生物产业1.49万个,占15.5%

新能源汽车产业0.32万个,占3.3%

新能源产业1.17万个,占12.2%

绿色环保产业1.63万个,占17.0%

航空航天产业0.12万个,占1.3%

海洋装备产业0.02万个,占0.2%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2万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4.5%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5万个,占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0.7%

数字创意产业1.6万个,占26.5%

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3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57.4%

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1.5%,比2018年末提高2.0个百分点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比2018年增长43.1%

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19.1%,比2018年提高2.4个百分点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6960.2亿元,比2018年增长95.6%,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34.6%,比2018年提高6.2个百分点

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3.10%,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39个百分点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44.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3.8万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67.9%和72.5%

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53.5%,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15.6个百分点

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5万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5.7%

其中,信息服务3.0万个,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6.2%

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1.5万个,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3.2%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42.2%2023年末,全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从业人员3615.9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0亿元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数字产品制造业26.2万个,占9.0%

数字产品服务业27.4万个,占9.4%;数字技术应用业143.0万个,占49.0%

数字要素驱动业95.0万个,占32.6%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数字产品制造业1337.2万人,占37.0%

数字产品服务业151.9万人,占4.2%

数字技术应用业1460.9万人,占40.4%

数字要素驱动业665.9万人,占18.4%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中,数字产品制造业.5亿元,占42.3%

数字产品服务业.8亿元,占8.6%

数字技术应用业.4亿元,占29.0%

数字要素驱动业.3亿元,占20.1%

2023年末,全国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07.9万个,从业人员2237.7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6.4%和8.8%

资产总计.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5.1%2023年末,全国共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93.4万个,从业人员2109.9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0.6%和10.3%

资产总计.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7.7%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比2018年增长37.3%

2023年末,全国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10.7万个,从业人员1235.5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21.9%和32.0%

2023年末,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7.2%

负债合计.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8.1%2023年,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比2018年增长25.8%

2023年末,全国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04.0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40.2%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0.6万个,物业管理企业37.5万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30.0万个,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0.2%、59.8%和45.9%2023年末,全国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439.8万人,比2018年末增长14.0%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71.3万人,比2018年末下降27.0%

物业管理企业854.3万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86.7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4.1%和18.0%

2023年末,全国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6.0%

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7亿元,物业管理企业.5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8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5.5%、72.9%和86.4%

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1.1%20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比2018年增长34.5%

从以上数据来看,这五年来,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成为支撑经济增长

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3%,比2018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

2023年末,全国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达到404.8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3.8%

制造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达到151万亿元,增长41.7%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业高端化发展步伐加快

2023年末,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数量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比2018年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

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数量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超过1\/4

新技术、新工艺也在大规模地应用提速,催生出众多新产业、新业态

普查后,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五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源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比2018年增长了65.1%

2023年末,数字经济助推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带来了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比2018年末增加507万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五年间增加了51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