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四合院门口的风波与生活的新转折(1 / 2)

第一百四十二章:四合院门口的风波与生活的新转折

夕阳的余晖慵懒地洒在四合院的青石板路上,给整个院子镀上了一层暖黄色。傻柱和娄晓娥手牵着手,正有说有笑地往家走,准备享受这一天忙碌之后的宁静时光。可还没等他们迈进家门,就听到四合院门口传来一阵嘈杂喧闹的声音,像一群蜜蜂嗡嗡作响。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疑惑的神情,加快脚步朝着门口走去。

到了门口,只见人群像一堵厚厚的人墙,把门口堵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人们的脑袋攒动着,嘴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声音此起彼伏,乱成一团。傻柱心急如焚,他用力拨开人群,胳膊肘不时碰到周围的人,嘴里还不停地说着 “借过,借过”。费了好大一番力气,他终于挤到了前面,看到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站在那里。男人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手里紧紧攥着一份文件,眉头紧锁,神色焦急,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这是怎么回事?” 傻柱扯着嗓子大声问道,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格外响亮。众人听到傻柱的声音,像是听到了一声号令,纷纷自动让开一条路。中年男人看到傻柱,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连忙说道:“您是这院子的住户吧?我是街道办事处的,现在有个紧急通知,需要大家配合。”

原来,最近市里为了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要进行一项规模宏大的城市规划项目。而四合院所在的区域,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被纳入了规划范围。按照规划蓝图,四合院可能会面临拆迁改造,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需要挨家挨户地通知居民这个消息,并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个消息一传开,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四合院里掀起了惊涛骇浪。原本就喧闹的人群更加沸腾起来,大家都像潮水一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讶和担忧。

“拆迁?那我们以后住哪儿啊?” 一大妈听到这个消息,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担忧。她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不安。

“这可是咱们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说拆就拆,真舍不得啊。” 聋老太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过来,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浓浓的不舍。她抬起浑浊的双眼,看着四合院的一砖一瓦,像是在和老朋友告别。

许大茂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就像捡到了宝贝一样:“拆迁好啊,说不定还能分套大房子,这下可赚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搓着双手,仿佛已经看到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和丰厚的补偿款。

傻柱皱了皱眉头,他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他走上前,对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说:“这事儿太突然了,大伙都有点接受不了。您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说说规划的具体内容和安置方案?” 工作人员连忙打开手中的文件,开始耐心地给大家解释起来。他指着文件上的规划图,详细地介绍着拆迁的范围、时间节点以及初步的安置方案,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在了解了大致情况后,四合院里的居民们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支持拆迁的,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改善居住条件的好机会,破旧的四合院早就该翻新了。而且,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补偿款,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另一派则坚决反对拆迁,他们对四合院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他们的回忆。从小在这里长大,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实在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多年的地方。

傻柱和娄晓娥回到家,两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陷入了沉思。娄晓娥靠在傻柱的肩膀上,轻声说:“傻柱,你怎么想?我是有点舍不得这个院子,这里有我们太多的回忆。咱们在这里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我们的故事。” 傻柱轻轻拍了拍娄晓娥的手,说:“我也舍不得,可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咱们也得顾全大局。不过,咱们得先看看安置方案合不合理,不能让大伙吃亏。”

接下来的几天,傻柱和娄晓娥像两个忙碌的小蜜蜂,积极地参与到四合院居民和街道办事处的沟通中。他们先是组织大家在院子里开了个小型的讨论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有的人担心安置点的环境不好,有的人担心补偿款太少,还有的人担心拆迁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傻柱和娄晓娥认真地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意见,把大家的诉求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他们把这些意见和诉求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交给了街道办事处。

与此同时,四合院的邻居们也各自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秦淮茹一脸焦急地找到傻柱,她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眼睛里满是担忧:“傻柱,这拆迁要是真的,孩子们上学可怎么办?新的安置点附近有没有学校啊?”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不停地搓着衣角,这是她紧张时的习惯动作。傻柱安慰她道:“秦姐,你别着急,我和晓娥正在和街道办事处沟通这事儿呢,肯定会把孩子们上学的问题解决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