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终章(2 / 2)

“儿臣知晓,父皇当年的艰辛。儿臣如今理政,也常有诸多难题,好在有父皇从前的铺垫,还有贤臣辅佐。”

朱锐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

“治国不易,要以百姓为本。你看这些年,大明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文化蓬勃发展,朕看着欢喜。权力、荣耀皆为浮云,能为百姓谋福祉,才是真。”

朱见泓铭记于心,应道:

“儿臣明白,定不负父皇所望,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在这最后的时光里,朱锐静静地躺在床上,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

清醒之际,脑海中便如走马灯般闪现出自己穿越到大明朝后的一生。他仿佛又回到了初来乍到之时,面对这个陌生而又充满挑战的世界,心中满是懵懂与惶恐。

那时候的他,对大明的一切都知之甚少,不懂朝堂权谋,不知民生疾苦,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磕磕绊绊,却又怀揣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而后,为了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他开始刻苦学习,钻研经史子集,了解大明的历史与现状。他跟着于谦等重臣学习治国理政之道,从处理琐碎的地方政务,到应对复杂的国家大事,一步一个脚印,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与汗水。

那些个日夜,他挑灯夜战,与大臣们商议对策,为了一个决策争得面红耳赤,只为能让大明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让这江山社稷更加稳固。

再到后来,他看着大明在自己和众臣的努力下,逐渐繁荣昌盛。

百姓安居乐业,街头巷尾欢声笑语;朝堂之上,贤臣云集,政令畅通;文化昌盛,佳作频出。那一刻,他心中满是欣慰,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这一路走来的艰辛,都化作了嘴角那一抹淡淡的微笑。

如今,躺在病榻上,回顾这一生,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满足而释然的微笑。他心想,这一生,他体验了权力带来的荣耀与责任,感受了亲情的温暖与珍贵,虽历经风雨,却也无怨无悔。他深知,人生百年,不过如烟花一瞬,能在这短暂的时光里,绚烂过、拼搏过、奉献过,便足矣。

朱见泓守在床边,看着父亲脸上那抹微笑,心中虽然悲痛万分,却也隐隐明白父亲此刻的心境。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将大明江山守护好,让父亲走得安心。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朱锐的气息愈发微弱。终于,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脸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银边。他缓缓闭上双眼,与世长辞,脸上还残留着那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只是陷入了一场沉睡。

“父皇——”朱见泓悲痛欲绝,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那声音划破夜空,回荡在“丰润园”内,久久不散。他扑倒在父亲的身上,放声大哭,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浸湿了父亲的衣衫。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威严庄重的帝王,只是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满心的伤痛与不舍。

在之后的日子里,朱见泓强忍着悲痛,遵父遗愿,为朱锐举行了一场盛大而隆重的葬礼。整个京城沉浸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之中,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为这位曾经带领大明走向繁荣的皇帝送行。他们身着素服,面色悲戚,眼中闪烁着泪光,口中默默念叨着朱锐的功绩。

葬礼过后,朱见泓每每想起父亲,便会想起他一生的言传身教,想起他为大明付出的点点滴滴。他以父亲为榜样,每日勤勉于政务,重用贤臣,关注民生,致力于让大明江山更加繁荣昌盛。他时常独自一人来到“丰润园”,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位置上,回忆往昔的时光,汲取奋进的力量。

岁月悠悠,后人谈及朱锐,无不感慨其传奇一生。

他穿越时空的故事,在大明的土地上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话。孩子们围坐在长辈身边,听着朱锐的故事,眼中满是憧憬与敬佩。

他们从朱锐的人生中汲取奋进力量,明白人生在世,当有所为,不负韶华,不负家国。每当遇到困难与挫折,他们便会想起朱锐的一生,鼓起勇气,砥砺前行,让这份精神在大明的土地上代代相传,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