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册封安南国王(2 / 2)

……

时光宛如潺潺流水,悄然逝去,大明正统十八年十一月底,阎震、汤名节、曹峰等将领率领着大军凯旋而归。

大军归来之日,京城仿佛被注入了一股炽热的活力,百姓们倾巢而出,夹道欢迎。

那场面,真可谓是壮观至极。士兵们身着战甲,战甲上虽残留着征战的痕迹,满是灰尘,还沾染着血迹,可那一张张坚毅的面庞上,虽带着征战的疲惫,眼神中却透着自豪与喜悦,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与赫赫战功。

战马昂首嘶鸣,蹄声哒哒作响,如同激昂的战鼓,敲打着胜利的节奏,每一声蹄响似乎都在讲述着战场上的惊心动魄与生死瞬间。军旗在空中高高飘扬,那旗帜上沾满了灰尘与血迹,恰似一部无字的史书,记录着他们征战的历程与荣耀。

朱锐决意于奉天殿朝堂上册封有功之臣。

这一日,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而热烈。

大臣们身着朝服,分列两旁,犹如两排肃穆的雕像。

阎震、汤名节、曹峰等将领站在殿中央,他们身姿挺拔,散发着历经沙场洗礼后的英武之气。

朱锐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缓缓扫过这些英勇的将领,心中满是欣慰。

他首先开口,声音如同洪钟般在朝堂上回响:

“阎震,你率领大军南下,一路过关斩将,如破竹之势攻破安南都城,生擒叛逆,此等功劳,犹如璀璨星辰照亮大明之威名。朕封你为安南侯,赐良田千亩,黄金万两,以彰你之赫赫战功。”

阎震赶忙恭敬地磕头谢恩,那额头与地面相触发出的声响,在寂静的朝堂上格外清晰,他说道:

“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此皆陛下英明领导,如明灯照亮臣前行之路,臣只是尽了分内之事,万不敢居功自傲。”

接着,朱锐目光转向汤名节和曹峰,眼神中满是赞许:

“汤名节、曹峰,你们率领水师,宛如蛟龙出海,成功攻下安南的海防、清化等重要城池,恰似两支利箭,配合阎震将军的陆军作战,使我大明军队在安南之战中如虎添翼,功不可没。朕封你们为护国将军,各赐宅邸一座,白银五千两,愿你们继续为朕效命,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汤名节和曹峰齐声谢恩,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

“陛下圣恩,臣等必当肝脑涂地,继续为陛下效命,不负陛下之信任与厚望。”

而后,朱锐对其余的将领和士兵也依次进行了论功行赏。

在这场盛大的册封仪式之后,大明与安南的关系仿若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进入了新的阶段。

黎思诚积极推行改革,他以大明为楷模,积极治理安南内政。

他大力鼓励百姓开垦荒地,那荒地在百姓的辛勤劳作下,逐渐变成肥沃的农田,如同沉睡的大地被唤醒。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他也不忘加强与大明的贸易往来,通过贸易,安南的特色物产运往大明,而大明的先进物品也流入安南,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与繁荣。

安南的百姓们在黎思诚的治理下,生活逐渐安定下来。

他们对黎思诚的统治表示支持,犹如众星拱月一般。他们深知,正是大明的宽容与扶持,才让安南避免了更多的战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感激之情,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每一个安南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