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跃龙门、村民的希望(2 / 2)

看到读书不用功的孩子,总是恨铁不成钢地用教鞭狠狠抽打一顿。

那时候,师生关系很融洽。不融洽的,教鞭抽一顿就解决了;一顿解决不了的,就抽两顿 。

被打的娃儿根本不敢告诉家长。因为,要是家长知道了,会来一顿更狠的!

啥,不允许体罚学生?

家长:老师,别听他瞎几巴说!娃二在学校不听话,给我往死里打!

啥,万一孩子想不开,要跳楼、要寻短见?

家长:没事,这种不争气的娃二,想死就早点死,省得老子操心!家里孩子多,不差他一个!大不了老子再生一个!

那时候,从来没有体罚学生之说,更没听说过孩子被打了、家长要找学校赔偿,也没听说打人的老师要被开除种事情。

被打的学生看到老师心虚,他的父母看到老师后更是心虚得赔小心:“老师,娃二不听说,让你操心了!”

当然,以陈渝现在的理解,读书这种事,严格管理只是其中一方面,更多的还要看有没有这个天赋。

但八九十年代,读书考上中专、大学,是农村人跃龙门、跨越阶层的唯一出路!

直到现在,陈渝家乡人仍然纯朴的认为:读书,是改变孩子未来的唯一出路!

他们相信:唯有读书才能走出山村、改变命运,唯有读书才能让他们摆脱贫困。

为此,陈家湾的孩子们从出生那天起,就背负着祖辈们鱼跃龙门的夙愿。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与大城市相比,可供农村娃选择的道路,确实很少。

陈渝庆幸自己在读书上是个天赋型选手,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本科生,实现当时人们所谓的鱼跃龙门!直到现在,他也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人们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看到事情已经平息,陈渝继续呆在那里也发挥不了啥作用,于是向老辈子们告罪一声,就往回走。

回到家里,陈渝心里也十分不得劲。

今天遇上的这两件事,让人闹挺得慌。

反过来想,自己何尝不是翻版的陈于兵!

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大,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勒紧裤腰带供出一个大学生,以为孩子出息了、后半辈子能享清福了。

没曾想,都临到老了,不仅清福没享着,还要继续为孩子担忧。

现如今居然只能住在父母家里,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陈渝不由感叹道:拼搏十多年,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兜兜转转,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仿佛一个轮回。

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让陈渝回来,承担他真正应尽的责任!

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小家,还是为了陈家湾两百多口人的大家!

宿命也,轮回也罢,他都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