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边疆归来后,沈炼在朝堂上愈发如鱼得水。皇帝的重用,加之他自身的勤勉与谋略,让他得以在诸多国家大事上施展拳脚。无论是水利兴修、赋税改革,还是人才选拔,沈炼皆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为江山社稷添砖加瓦。
据点内,林婉儿笑眼盈盈,为沈炼披上一件披风:“沈大哥,瞧你近日忙碌的,可也要注意身子。如今朝堂安稳,百姓富足,这可都多亏了你。”
沈炼握住她的手,温柔一笑:“婉儿,若无你在旁支持,我又怎有这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天下,是你我共同守护的成果。”
正说着,赵轩匆匆入内,兴奋道:“大人,大喜啊!今年各地粮食丰收,赋税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市井一片繁荣之象。朝廷新推行的科举改制,更是选拔出一批青年才俊,各方对大人您推行的新政皆是赞誉有加!”
沈炼眼中闪过欣慰之色:“如此甚好,这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功劳。不过,仍不可掉以轻心,还需持续关注民生,确保这繁荣长久。”
然而,树大招风,沈炼的平步青云、功成名就难免惹人眼红。朝堂之上,一位名叫王大人的官员,平日里便心胸狭隘,见不得他人好,尤其嫉妒沈炼如今的地位与皇帝的恩宠。他暗中勾结了一些对沈炼新政不满的旧贵族,谋划着如何扳倒沈炼。
一日,王大人在朝堂上进谏:“陛下,臣听闻沈大人近来在诸多事务上独断专行,虽表面看似成效斐然,实则隐患重重。就说那科举改制,打破了多年的传统,让许多世家子弟落榜,引得诸多不满;还有兴修水利,耗费大量钱财,劳民伤财,臣恐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议论纷纷。沈炼心中一凛,却不慌不忙,上前一步:“陛下,臣所行诸事皆有据可依,科举改制为的是选拔真才实学之人,打破世家垄断,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兴修水利更是着眼长远,利于农田灌溉,保障丰收,惠及万民。臣有详细账目与各地百姓的请愿书为证,请陛下明察。” 说罢,呈上准备好的各类证据。
皇帝接过,仔细翻阅,脸色渐沉:“王大人,你空口无凭,仅凭臆想便来弹劾沈爱卿,是何居心?”
王大人吓得跪地磕头:“陛下,臣…… 臣也是听闻传言,一时心急,求陛下恕罪。”
皇帝冷哼一声:“下不为例!沈爱卿,你继续放手施为,朕信你。”
沈炼谢恩,心中却明白,这不过是一场小风波,背后的暗流怕是还会汹涌来袭。
果不其然,几日后,沈炼外出办事途中,突然遭遇一群神秘杀手袭击。为首的是个冷面杀手,眼神冰冷,二话不说,抽刀便刺向沈炼。沈炼反应迅速,侧身一闪,拔剑还击:“你们究竟何人指使?”
杀手不答,攻势愈发凌厉。沈炼虽武艺高强,但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配合默契。激战中,沈炼渐感吃力,身上也挂了几处彩。关键时刻,林婉儿带着援兵赶到,加入战团。
“沈大哥,我来助你!” 林婉儿娇喝一声,剑法精妙,专攻杀手破绽。沈炼见她前来,精神一振:“婉儿,小心!”
两人并肩作战,一时间竟与杀手们战得不分上下。最终,杀手们见难以取胜,且援兵越来越多,便四散逃窜。
沈炼望着远去的杀手,心中暗忖:定是王大人那帮人所为,不将此毒瘤拔除,后患无穷。
回府后,沈炼与林婉儿、赵轩等人商议对策。“不能再被动挨打,我们需主动出击,找到王大人与旧贵族勾结的铁证,将他们一网打尽。” 沈炼目光坚定,眼中透着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