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炼在小镇妙手回春的事儿传得那叫一个快,来找他看病的人多得像蚂蚁搬家,天还没亮,客栈外头就排起了老长的队,啥样的人都有,都眼巴巴等着这位神医给瞧瞧病。
而沈炼始终如一,平等对待,老百姓们也非常自觉。有的自觉搬个凳子过来自觉排队。
沈炼可不敢偷懒,天天早早起来,耐心地给每个病人看。不管是头疼脑热的小毛病,还是拖了好些年的大病,他都使出浑身解数,把现代医学和大唐的土法子搅和到一块儿,就想弄出个最好的治病法子。
每一天,他都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虽然累了些,但苦中作乐,其乐无穷。
有一次,一个农妇抱着自家小孩来了。那小孩身上起了一大片红疹子,痒得厉害,一晚上一晚上地哭,附近的大夫看了好几回,药吃了不少,可一点用都没有。农妇听说沈炼厉害,就像抓着救命稻草似的跑来了。
沈炼先仔仔细细瞅了瞅小孩身上疹子的样子、长在啥地方,又问小孩平时吃啥、碰过啥东西。他心里有数,这八成是碰到啥容易过敏的花草,身体起反应了。在大唐,没人知道啥是 “过敏”,可沈炼明白得很。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消炎药,没有特效药,只有传承了千年的智慧结晶,但这显然已经够用。
他开了几副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草药,让农妇回去给小孩熬了喝,还嘱咐农妇把小孩的衣服、被子都好好洗干净晒晒,别让小孩再碰着可能让他过敏的东西。又教农妇用金银花煮水给小孩擦身子,能止痒。
农妇半信半疑地走了,但她也只能尝试,毕竟先生说的,她也听不懂,也没有其它办法可行。没想到没过几天,小孩身上的疹子就开始退了,也不咋痒了,能睡好觉了。这事儿一传开,大家更把沈炼当神仙了,都说他啥病都能治好。
慢慢儿地,不光小镇上的人,周边村子的人听说沈炼的大名,也都跑来找他。沈炼的名声跟长了翅膀似的,飞得老远,一传十,十传百,甚至连镇上当官的都知道了。
这天,沈炼正在客栈屋里给一个老头针灸治腿病呢,就听见外头吵吵嚷嚷的。接着,客栈掌柜急急忙忙跑上楼,有点紧张地说:“沈先生,镇上来了几个官差,说是知府大人听说您医术高,专门派他们来请您去府衙一趟,人就在楼下等着呢。”
沈炼愣了一下,心里挺纳闷,不过想着是知府大人叫他,肯定有事儿,就起来整理整理衣服,跟着掌柜下楼了。
到了楼下,看见几个官差穿着整齐的衣服,站得笔直,脸也挺严肃。为首的官差看见沈炼,拱拱手说:“沈公子,久仰久仰,我们奉知府大人的命,来请公子去府衙。知府大人这两天身体不舒服,听说您医术厉害,想请您去给看看。”
官差的态度非常恭敬,这让沈炼有点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