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必须拿下南郡(1 / 2)

张固一见这个情景,眼中立刻闪过一丝兴奋之色,三国时期最优秀的两个谋士要比试一番。这可不多见。

于是张固急忙起身走到桌案前,迅速地从上面取出纸笔,然后快步走回,面带微笑地将它们交到了诸葛亮和郭嘉手中。

诸葛亮与郭嘉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各自接过纸笔,缓缓俯身伏在了案几之上。他们微微眯起双眼,沉思片刻后,便开始动笔书写起来。

没过多久,两人几乎同时搁笔,然后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自己所写的纸条对折好,一同递到了张固面前。

张固满脸笑容地伸出双手,将两张纸条接了过来。他先轻轻吹了口气,仿佛要把纸条上可能存在的灰尘吹散一般,随后才不紧不慢地展开其中一张。只见那张纸条上赫然写着“南阳”两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龙飞凤舞。

张固微微一笑,又将目光移向了另外一张纸条。当他看清上面所写的字时,不禁微微一怔。原来,这张纸条上竟然写着“张绣”二字!

郭嘉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开口说道:“孔明既然写下张绣之名,想必对此人已有一番见解。不知依孔明之见,对于张绣此人主公应当作何应对之策?”

诸葛亮闻言,眉头微皱,略微思索了一会儿,方才缓缓答道:“张绣盘踞于南阳之地,且与刘备关系颇为密切,实乃广陵侯之心腹大患。若张绣最终选择投靠刘备一方,那么刘备原本在人口方面的劣势必将得到极大弥补。届时,倘若南阳众多百姓皆归其所用,再加上西凉源源不断供应而来的精良战马,如此局面之下,后果将会怎样,恐怕无需我再多言了吧?”

张固听后,连连点头称是,神色凝重地附和道:“确实如此!如此一来,刘备麾下的兵力定然会急速膨胀,战力也会极为强横。待到那时,想要再次将其剿灭,恐怕就会难如登天!”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广陵侯决不能坐视不管,不能让张绣彻底倒向刘备!广陵侯开春之后的第一目标应当是南郡。只要拿下南郡,向北可辐射南阳,向西可接壤益州!”

郭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赞赏的笑容:“孔明,你年纪轻轻便能如此才思敏捷,着实令人惊叹,实在厉害!然而,孔明,此刻嘉倒是有一点经验之谈想要传授于你。若想成为一名顶尖谋士,情报的辅助乃是至关重要之事。遥想当年,嘉就曾在这上面犯过一个不小的错误,今日将此教训告知于你,望能对你有所助益!”

诸葛亮闻听此言,神情一肃,赶忙挺直身躯,恭敬地向郭嘉躬身行了一礼,郑重其事地道:“承蒙先生厚爱,学生愿洗耳恭听,请先生不吝赐教!”

郭嘉微笑着摆了摆手,谦逊地说道:“指教可谈不上,只是嘉相较你而言,获取情报更为便利一些罢了!主公,就在方才,锦衣卫加急送来了一份极为重要的情报。因事出紧急,尚未及转呈至主公手中!”

坐在主位之上的张固原本正在沉思之中,听到郭嘉所言,瞬间精神一振,双目凝视着郭嘉,急切地问道:“哦?究竟是何情报?快快说来与吾知晓!”

郭嘉不敢怠慢,连忙回应道:“启禀主公,据这份最新情报所示,刘备自成功夺取汉中之后,并未停歇扩张之势,他已经从南阳大肆招揽流民,以此来充实汉中之地。且仅仅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已从南阳转移走了三万余民众!其动作之迅速、规模之大,实乃惊人!”

诸葛亮听完之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面色凝重地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奉孝先生您的意思是,如果南阳一直掌控在张绣手中,那么刘备就能够巧妙地利用他们之间的这种关联,悄悄地从南阳地区掠夺人口资源吗?”

郭嘉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回应道:“一点不错!因此,想要削弱刘备势力的核心要点,并不仅仅在于张绣是否会倒戈相向、投奔刘备一方。真正关键的是,绝不能允许张绣继续盘踞在南阳郡这片土地之上!”

诸葛亮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一脸忧虑地说道:“照这样来看,南阳郡的局势的确变得异常棘手难办了。倘若广陵侯率军前去攻打南阳,那么张绣势必会面临抉择,要么投靠曹操阵营以求庇护,要么干脆归顺刘备麾下。然而,以曹操之精明,又怎会瞧不出其中端倪?恐怕也不会随着征讨,害怕张绣投降广陵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