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祝融峰顶(2 / 2)

走了一会儿,众人便看到了前面有座寺院,寺门额上刻有“高台古寺”四字,下有“佛祖法门家”五个小楷 ,左右楹联是“松阴匝地,佛法参天”。

“这寺院因建筑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岩台处,所以叫高台寺。”逗逗解说道。

“曾有古人在游览高台寺胜景时,作诗一首,诗云:‘万仞孤高处,烟云缥缈间。灵源声不断,辙迹藓斓斑。山鸟应无定,溪云常自闲。凭栏长纵目,问首厌尘寰(huan二声)’。我觉得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这里的秀丽风光。”达达笑着说。

“据说高台寺位处高寒山顶,石多,风大,冰冻期长,所以树木很难成材,可是在寺后碧萝峰的右侧山坡上,有五株古松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其中有三株特别高大,名叫念庵松,枝丫交错,苍劲挺拔。

高台寺下左侧空坪上,有一座八角形的花岗石砌的亭子,叫开云亭。在开云亭的下边有一个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月池’。石亭的基壁上刻着 ‘月池’二字,因晚上皓月当空,倒映池中而名。”虹猫笑着说。

众人游览完高台寺后,便继续前行。一段时间后,便来到了一个庙观前,庙观上刻有“上封寺”三字。

“这上封寺被道家称为“第二十二光天坛福地”,是一座道教庙观,是南岳最早的古刹之一。”逗逗说。

“据说诗僧齐已曾在这里闭关一段时间,他曾写过一句有关上封寺的诗:‘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达达说。

众人走上前,看到殿柱上有一对联:三摩随入三摩地,十方常住十方僧。进入寺内,只见石垣(yuan二声)铁瓦,佛像庄严,殿堂肃穆。寺内还有“殿冰破冻,千古奇石”八字石刻。

“这上封寺最大特点就是从出世到入世,从小乘修持到大乘普渡。上封寺右上为观日台,左上为祝融峰,峰上的祝融殿后是不语岩,岩上有巨石翘首,宛如一只巨龟在奋力向上爬行,被称为‘金龟朝圣’。

岩下不远的绝壁上有两石凌空,与悬岩相接,看上去摇摇欲坠,被称为会仙桥,每当月明之夜,这里隐约可以听到丝竹之音,传说是神仙们在桥上饮酒奏乐。”逗逗说道。

“大家看,这里的屋顶是用木板钉盖上的,像这种用木板钉盖以代替陶瓦作屋顶的砖木建筑,被称为‘板屋’。它的好处是不会像瓦一样被冰雪冻裂,而且木板不易导热,又可以保温,十分适合这里的环境。”虹猫笑着说。

“有句诗言:‘朔风日夜相腾蹙(cu四声),谷老崖坚松柏秃。古来铁瓦尽飘扬,山中至今犹板屋。’说的应该就是这里的板屋了。”达达笑着说道。

众人从上封寺出来后,便朝着山顶走去。虹猫对孩子们说:“这祝融峰的名字来源于传说中的火神祝融。火神祝融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主管火和炎热,传说他在?衡山修炼成神,成为火神。为了纪念这位火神,人们在衡山的最高峰上建立了祝融庙。这里也是祈福许愿的圣地。”

峰顶之上,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那裸露的地表花岗岩嶙峋,黑石突兀。这些岩石经过千万年的风雨侵蚀,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形态,有的如剑指苍穹,有的似猛兽咆哮,让众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众人环顾四周,极目远眺,只见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山风呼啸着吹在众人身上,仿佛要将众人的衣服掀开玩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