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覃也口占一诗道:
昙华亭迹至今留,蚤客梯岩时一游。
玉阁参差堪宿雁,瑶楼层转锁灵湫。
碧林风动震人耳,瑶草缤纷满岭头。
寒拾二仙足尝到,一方蒙佑免虔刘。
吟咏完毕,石生夸赞道:“贤契这首诗,可谓年少之作,更胜老成之人。”程覃回答:“门生在大人面前,不揣浅陋,无异于在雷门前击鼓。”山上有一座古庙,名为天台神观。观内有道士,听说藩台大人上山,把观内打扫得十分干净,便请石生等人进去献茶。石生说道:“此山美景众多,一时难以尽览。不知别处还有古迹吗?”道士禀道:“小观东南一里半左右,有太白金星的行宫。庙门前有一座石碑,上面有一首自然形成的律诗,历经风吹日晒,多年来字迹始终不磨灭,这是此处的一景。大人请移步一览。”石生听说后,便同程覃跟着道士,出了观门,径直向东南方向走去。没走多久就到了庙前,只见山门上挂着一面竖匾,上面写着“太白金星行宫”六个大字。门前果然有一座石碑,碑上的诗句,真像自然长成的一般,而且十分清晰。石生上前读其诗道:
时运亨通不厌迟,两阴相助尤为奇。
天台虽异贤孝坊,须忆当年相面时。
石生念完诗句,恍然大悟,才知道曹半仙是太白金星化身,并非凡人。于是进到庙中,礼拜一番。游玩一会后,石生便下了山。回到衙中,把此事告诉三位夫人。秋英说道:“太白金星既然这样点化老爷,老爷不可不报答神恩。”于是立刻把庙宇修缮得焕然一新。这事暂且不提。
再说程覃,那日同石生上了天台,回到家中,把石生上山的事情,一一告诉父亲程翰林,说道:“石大人是当代文人,一生却有这么多奇异之事。”苏氏夫人便接口道:“咱家的金如意,多年不见,忽然归还,难道就不是一件奇事吗?可惜我不能亲自见到石太太,问个清楚,总让我心里烦闷。”程翰林道:“这也不难,覃儿既然是石大人的门生,那么和石大人就如同通家兄弟一般,彼此来往也无妨。明日下三个请帖,请三位太太过来赴宴。你当面问她,便能知晓。”次日,程夫人果然下帖子来请。秋英告知石生。石生道:“门生家与别人不同,去也无妨。”
到了那日,程夫人又派人催请了三次。这三位太太盛装打扮,中午乘轿前往。到了程宅门口,刚落轿,程夫人早已出二门迎接。三位太太走进内宅,程夫人看这三位太太,个个貌若天仙。又仔细端详春芳太太,竟与当年梦中所见的女子一般,和程覃的神情也相仿,心中更加疑惑烦闷。请入中堂,相见、叙礼、让座、献茶完毕。交谈之间,程夫人渐渐提及金如意一事。秋英太太说道:“今日承蒙程太太厚爱,正该彼此谈笑。从前的事已经过去,不必深究。”程夫人转而问春芳,春芳总是笑而不答。席终以后,程夫人把翠容太太请到别处,再三追问。翠容太太这才把秋英、春芳借尸还魂以及馗儿投生钱塘的事,一一说了一遍。程夫人才知道程覃与秋英、春芳原是前世姊妹,和石大人原是师生。平日提起师徒、姊妹四字,程覃总是十分伤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自此以后,程夫人与石大人家三位太太,彼此往来不断。
但不知石生在浙江后来做官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