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吏为民父母,兆民皆吾子也。父母育子不闻居功,长吏恤民岂意望报。嗣后媚谀之事,断不可复。”
全县百姓没有别的办法报答他,于是题诗刻石,以铭记他的恩德:
“爱民勿徒羡巽黄,窃幸邑侯称循良。
茧绩不繇咸淳化,呜琴堪并单父堂。
割鸡聊把牛刀试,买犊旋庆筑麦场。
顶祝焚香情莫尽,永登贞珉志不忘。”
后来天启皇帝登基,太监魏忠贤专权。峻峰急于辞官退隐,但还没来得及告假,就忽然越级升任广西柳州府知府。到任三个月,治理得融洽和谐。恰逢广西巡抚传他进省议事,峻峰星夜赶赴省城,来见巡抚。巡抚说:“传你来,不是商量别的事。如今东厂魏大人发下银子三十万两,叫本院分给各府,各府再分给各县,借给百姓使用,三分利息,然后催齐本金和利息解交布政司。下一年领去再放。你柳州府该代放银子六万两。你赶紧领去,分派到各州县。”
峻峰禀道:“大人的命令,卑职本不敢违抗,但柳州府土地贫瘠,百姓贫困,再加上连年灾荒歉收。有产业的人典当田宅,没产业的人卖儿鬻女,自顾不暇,哪还有余钱来支付利息。还请大人极力挽回,务必让百姓得到实惠。”巡抚说:“这是东厂大人的旨意,谁敢违抗。”峻峰跪地央求道:“百姓是朝廷的百姓,官员是朝廷的官员。朝廷设官,原本是为了治理百姓,并非设官替人放债。卑职只知道对上有皇上,对下有百姓,中间有大人。如果盘剥百姓来肥了太监,这样的事卑职坚决不敢做,也不肯做。还请大人三思。”巡抚说:“如此说来,难道你不顾及自己的考绩吗?”峻峰起身冷笑道:“我们做官,原本是为了践行气节,并非贪图恩宠。卑职自幼读书,颇有志向。昔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难道会为了五马之荣而丧失志向吗?大人既然不肯为百姓做主,卑职绝不给太监放债。”巡抚怒道:“你如此抗命,本院一定上奏弹劾你。”峻峰答道:“与其等大人弹劾,不如卑职先自行引退。”于是告辞而出,分文未领那批银子。
回到官署后,峻峰把仓库检查了一遍,没有半点亏欠。又将未结的案卷逐一理清,该发回本县的发回本县。然后他亲自把印绶送到巡抚衙门。巡抚一见,很不高兴。峻峰禀道:“百姓不可一日无官,为官不可一时无印。卑职既然得罪了东厂大人,岂能久留此地。还望大人暂且把印收下,以便委任他人。如果魏大人降罪,就算是焚尸灭族,卑职也愿意独自承担,绝不连累大人。”说到这里,巡抚就把印收了。
峻峰从省城回到衙门,闭门等待处分。过了半月,也没有消息。于是他雇了车轿,率领家属,仍旧返回黄州。
不知峻峰回去后情况如何?欲知后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