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妙哉奇也(10)(1 / 2)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1243 字 8个月前

奇怪的是,在碎叶、贱金两国时,他们又是乘锦车,又是亮"兴林国王"的金字招牌,根本没人买账,今天这副商人打扮,进入鱼篮国不久,竟招来了数不清的崇拜者。

妙庄王一行刚一踏入鱼篮国境内,立即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

有人惊奇,有人窃窃私议,有人指指点点。

进入异国他乡后,这些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妙庄王等人早已见怪不怪,只顾埋头赶路,无心左顾右盼。

但时隔不久,那些指指点点、窃窃私议的人竟吵吵嚷嚷地围了上来。

起初李车夫还以为他们是看中了鱼篮呢,心里直夸妙庄王料事如神。妙清、妙缘也有同感,并回过头去,向妙庄王和李车夫会心地一笑。可是,当他俩回过头来时,全都愣住了。原来有数十名百姓已经面对她们跪下了。

妙清、妙缘正在纳闷,又见那些人一边磕头一边高喊:"菩萨降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妙清、妙缘本是金枝玉叶的公主,在兴林国时不要说提着篮子在路上走,就是乘车坐轿,她们还嫌坐垫太硬,颠簸太厉害。有了这两年的磨炼,尤其是途经金国时所吃的苦头,早已把她们身上那种皇姑们特有的傲气,公主贵人们特有的娇气,折磨得所剩无几了,更没有受人朝拜的思想准备。即使在兴林国内,称她们为菩萨的也从来没有过。

面对此情此景,她们慌乱得连手也不知往哪搁,只好低头摆弄手里的小鱼篮。

妙清毕竟是大公主,比妙缘多吃过几包盐,多见过一些世面,虽然也有些吃惊,却尚未惊慌失措。

只见她向下跪者们道了个万福之后,解释说,她们并不是什么菩萨,而是去南海朝圣的普通香客,望大家千万不要误会。哪料到一连解释了两三遍,人们仍然跪在原地,继续"万望菩萨恕罪"。

妙庄王见此情景,连忙跳下车来,一边让两位车夫放下担子将跪拜者一一扶起,一边向他们说明自己和女儿、车夫的身份。

那些被车夫扶起来的人们,一听说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兴林国的妙庄王和妙庄王的两个女儿,不约而同:"咚、咚、咚"地重新跪下说:"果然是菩萨和天王到了,我等岂能当面错过……"

这回妙庄王也慌了手脚,他真不明白,自己什么时候就成了天王?两个不孝的女儿又何时变成了菩萨?

细想开来,他又觉得这件事一定事出有因,绝不可能是一般的误会或错认,当他将那位头磕得最响的老者扶到一边,问清情由时,这才弄清原来是这么回事。

三年前,鱼篮国最南边的一个名叫石何县的地方,来了一位手提鱼篮、品行端庄、貌若天仙的年轻女子。她自称是兴林国人,名叫玉兰大姐。只因不愿在兴林国坐享清福而离乡背井,拜别双亲,到鱼篮国石何县来修身养性。

石何县的小伙子们一听这话,纷纷向玉兰大姐求婚。鱼篮大姐从小鱼篮中取出一本名日《普门品》的经文,对求婚的小伙子们说:"有谁一夜之间能将这本经文背熟,我就嫁给谁。"

话音未落,就听见此起彼伏的"、";

"我也要,保险一夜之间倒背如流"的求索声。

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喊声,围观者越来越多。

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由原来的几十个人猛增到一千余人。小小鱼篮已经不足十本,面对这"粥多僧少"的局面,那些求爱心切而又识得一些字的小伙子们,无不脱衣卸膀地往前挤。

在他们看来,那本《曾门口》完全不亚于定情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