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项燕北上
大夏南境被滚滚硝烟所笼罩,黄巾起义如燎原之火,烧得山河震荡,局势危如累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一片静谧祥和的北境,仿若被尘世纷扰隔绝在外。
在这里,别说大规模的黄巾起义浪潮未能掀起一丝波澜,哪怕是黄巾军的些许踪迹,也如同隐匿于黑暗深处,全然不见。
然而,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表象之下,暂代杨林掌管北境三州的韩擒虎,却被无形的压力逼得焦头烂额。
自黄巾起义的消息传来,各方军情急如星火,飞报至朝堂。
夏皇心急如焚,当即颁下旨意,号令各州火速调兵遣将,奔赴前线。
北境三州亦未能幸免,接到指令需调配五万精锐大军,由韩擒虎亲自挂帅,驰援被困的杨林。
当听闻杨林所率的六万大军,竟被近三十万黄巾军死死围困在梅岭关,整个北境瞬间炸开了锅。
各级官员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围聚在韩擒虎身边,言辞恳切,声声催促他尽快出兵,以解杨林之困。
但这些人又怎知,看似安稳的北境三州,实则暗藏汹涌。
多年来,北境为抵御蛮族的侵扰,战火从未停歇。
无数热血青壮奔赴战场,血洒黄沙,战死沙场者不计其数。
再加上人口持续外流,民生凋敝,朝廷前些年还时常克扣粮饷,致使曾经威震四方、坐拥二十万雄师的镇北军,如今雄风不再,实力锐减。
眼下将各方兵力拼凑起来,也仅仅只有十万之众。
三州之中,荒州兵力相对最为雄厚。
但荒州乃抵御蛮族的第一道坚实防线,嘉陵关驻扎的三万大军,肩负着守护北境安危的重任,如同定海神针一般,分毫都不可轻易调离。
庐阳城才刚刚经历重建,百废待兴,城内总兵力不过寥寥数千人,实在难以从中抽调兵力。
巨石城虽有万余人马,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战略意义非凡,同样无法轻易调动,稍有不慎,便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此一来,北境三州理论上可调用的兵力上限为五万。
但扣除云州、瀚州必不可少的守军后,竭尽全力也只能调集出三万部队。
然而,即便勉强凑齐这三万兵力,北境三州的防御体系也将变得千疮百孔,极度空虚。
一旦蛮族趁此机会,再次组织起一波如同先前那般猛烈的进攻,北境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