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泷州诸城之间的联系被彻底切断,彼此孤立无援,宛如一盘散沙。
而陈胜、吴广似乎另有打算,他们并不急于进攻剩余城池,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散布在山野间的村庄。
他们率领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各个村落,裹挟百姓入伍。
短短数日,这支队伍便膨胀至近二十万之众。其中大半是普通百姓,甚至不乏老弱妇孺,但那密密麻麻的人群汇聚在一起,声势震天,足以让任何对手心生忌惮。
再看张角所在的禹州,作为黄巾起义的核心根据地,早已被黄巾军完全掌控。
这里的黄巾军人数更是多达二十七万,堪称兵强马壮。
要知道,常年与蛮族对峙,兵员最盛的北境三州,总兵力加起来也不过堪堪二十万。
而此刻,黄巾军明面上的兵力已接近七十万,这个数字,如同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整个大夏王朝。
尽管在这庞大的黄巾军队伍中,只有十余万将士配备了正式的武器装备,但他们凭借着惊人的数量优势,士气高涨,锋芒毕露,带着一股破竹之势。
当大夏朝廷得知黄巾军的真实实力后,朝堂上下一片哗然,整个国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力量所震撼。
谁也未曾料到,这支曾经被视为乌合之众的骗子神棍,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股足以撼动天下的强大势力。
消息传入宫中,本就被疾病缠身、大厦将倾的夏皇,听闻后气血翻涌,忍不住咳出一口黑血,整个人摇摇欲坠,当即传令从各州调集部队。
此刻,他满心绝望,只能将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寄托在杨林身上,期望这位朝廷支柱能为大夏争取到宝贵时间,好让国家有机会重新筹集兵力,力挽狂澜。
而起初,杨林得知黄巾军起义的消息时,只当作是不值一提的小麻烦,压根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然而,随着一封封加急军情如雪片般飞来,他的脸色愈发阴沉,神情也变得凝重无比。
形势危急,容不得半点迟疑,杨林当机立断,下令军队全速行军,同时沿途抽调各县城的兵力,试图在最短时间内集结起一支能够抵御黄巾军的力量。
可惜,靖州作为府邸所在,地处南境与大夏京城之间,是重要的缓冲地带。
南有巍峨险峻的梅岭关,北接大夏的核心腹地,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此地常驻兵力本就不多,统共只有九座城池。
即便杨林想尽办法全力抽调,在留下必要的守城士卒后,也仅仅拼凑出两万兵力。
更糟糕的是,这些临时抽调的士兵,战斗力与他从京城带出的大夏精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万般无奈之下,杨林只能快马加鞭向朝廷发出求援信号,同时心急如焚地率领着这拼凑起来的五万兵马,马不停蹄地奔赴梅岭关。
尽管杨林争分夺秒,但还是没能赶上。当他好不容易抵达梅岭关时,传来的却是禹州已全面沦陷的噩耗。
而仅仅在杨林抵达后的第三天,张角便亲自率领着禹州的二十余万黄巾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兵临梅岭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