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心领神会地点点头:“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种变化。”
上午,博览会正式开幕。大夏展区被安排在了较偏远的位置,但仍然吸引了大量参观者。中微公司不仅展示了28nm光刻机,还通过视频、图表等方式,展示了其技术实力,引起了业内专家的高度关注。
中午,李一凡参加了一个由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办的午餐会,与多位德国高管进行了交流。
“李先生,我听说贵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取得了突破。”西门子半导体前总裁汉斯·克劳斯主动搭话,“尤其是重要中微公司的卫国先生(原威廉姆斯),他的加入为大夏带来了技术飞跃。”
李一凡谦虚回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正在迅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我认为技术创新不应受到政治因素干扰。”克劳斯直言,“实际上,许多德国企业对与大夏合作持开放态度,特别是在技术领域存在互补性的情况下。”
克劳斯表示,他正在组建一个新的技术团队,专注于半导体设备的关键零部件研发,与中微公司深度合作。
下午,李一凡参加了德国工业4.0高峰论坛,作为唯一受邀的大夏官员发言。他的演讲《数字经济时代的中德产业合作》赢得了热烈掌声。
“大夏和德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拥有极其的互补性。”李一凡在演讲中表示,“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工业基础和工程技术,大夏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应用场景,双方合作必将创造双赢。”
演讲结束后,众多德国媒体争相采访李一凡。记者关于美国制裁的提问,李一凡回应得既坦率又分寸:“国家都有权利发展自己的高科技产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通过开放合作,与包括德国在内的全球伙伴共同推动技术进步,造福人类。”
晚上,李一凡接到了来自国内的电话。是省委书记赵建国。
一凡啊,你在德国的活动我们都关注。赵建国说,中央也很重视这次出访,希望能取得突破性成果。
我们正在努力,李一凡汇报道,“虽然美国施压很大,但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保持了相对独立的立场。我们已经与多家德国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赵建国鼓励道很好,“要抓住这次机会,打开欧洲市场。
挂断电话后,李一凡收到了尹志绕发来的信息:“刚刚与蔡司公司谈判成功,他们同意为我们提供前置光学系统,这将极大加快我们14nm光刻机的研发进展。”
与此同时,南大光电的王立新也发来好消息:“已与阿科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他们将为我们提供关键原材料,并共建联合实验室。”
这一晚,李一凡久久无法入眠。欧洲之行才刚刚开始,但已经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他深知,这只是技术自立自强之路上的一小步,但每一小步的积累,终将汇聚成中国高科技产业崛起的滚滚洪流。
窗外的汉诺威夜色静谧,李一凡的眼神却愈发坚定——抗击无硝烟的突围之战,星城必须打赢,也一定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