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艾米丽带来的惊喜(1 / 2)

李一凡站在星城量子计算中心的走廊参观上,透过玻璃,凝视着下方洁净的实验室里。艾米丽·威廉姆斯——现在已经改名为卫艾米——正致力于对一套精密设备进行调试,她专注的神情和娴熟的操作令李一凡印象深刻。

“卫博士在量子位控制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身旁的量子计算中心主任郭诚解释道,“她开发的新型量子纠错算法,将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这在国际上都是顶尖水平。”

李一凡点头,若有所思。半年前,艾米丽接受星城量子计算中心的研究职位,本是为了忽视美国方面的压力,却不想在这部电影新的土地上找到了事业的新高峰。她带来的量子纠错技术与中心已有的研究形成了完美互补,推动了星城量子计算领域的快速进步。

“她与父亲重聚后,工作状态似乎更加出色了,”李一凡微笑着说,“这也证明了人才环境的重要性。”

“确实如此,”郭诚恳道,“卫艾米博士不仅带来了前沿技术,更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她将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理念,为我们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

这段时间相互交谈时,实验室的工作似乎告诫了一段话,艾米丽脱下了一番衣服,走出洁净区,来到走廊。

“李书记,没注意到您来参观,”艾米丽用已经相当流畅的中文打招呼,“很高兴向您展示我们的最新成果。”

李一凡很亲切地笑道:“听说你们在量子控制技术上有了突破,专程来看看。”

艾米丽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光:“是的,我们成功实现了对64个量子比特的精确控制,并将相干时间延长到了1毫秒。这意味着可以执行更复杂的量子算法,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她邀请李一凡和郭诚进入会议室,详细介绍了这次突破的技术细节。艾米丽打开投影仪,展示了一系列复杂的图表和数据。

“传统的量子计算面临的挑战:一是量子比特的不稳定性,二是量子纠错的复杂性。”艾米丽解释道,“我们的创新在于,开发了一种新型量子纠错机制,通过拓扑保护,大大提高了量子比特的稳定性。同时,我们还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器算法,能够实时调整量子门操作,减少错误累积。”

郭诚补充道:“这一突破使我们在量子计算领域遥遥领先于全球前三,与谷歌和Ibm并驾齐驱。特别是在量子纠错领域,我们的技术路线独树一帜,优势明显。”

李一凡认真听完介绍,问道:“这项技术有哪些实际应用?”

艾米丽解释道:“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应用这项技术解决了一些复杂的分子模拟问题,这对新药研发和新材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密码学、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领域也有可靠的应用前景。”

她停顿图片,继续说道:“最让我兴奋的是,我们的技术与纳米光学系统存在潜在的交叉点。量子效应可能为下一代光刻技术提供新的思路。我们已经开始与中微公司合作,探索这种可能性。”

李一凡眼前一亮:“这正是我想看到的——不同领域之间的创新融合。星城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半导体、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如果能打破壁垒,实现良好创新,将产生无限可能。”

离开会议室,李一凡提出要参观量子计算实验室的核心区域。在严格的安保措施下,他进入了被称为“量子心脏”的超实验室低温。

这里温度保持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状态,巨大的制冷设备运转着,为量子芯片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艾米丽指着一个导管连接的金属罐说:“这里面就是我们的64量子比特处理器,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量子计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