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中微的“双轮驱动”取得突破(2 / 2)

“刚消息。”市长陈启明收到说法,“科技部已经原则同意将我们建设‘新一代半导体产业创新示范区’,很快就会正式批量复工。”

“这个机会要抓住。”李一凡说,“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杨博士和许总的团队也可以和高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离开中微,一行人来到长鑫存储。工地上塔吊林立,数千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按照规划,这里将成为全球重要的存储芯片生产基地。

“李书记,整个项目建设顺利。”朱一明介绍,“二期工程开工后,48家施工企业正在加快建设。少亏了星城产投82.2亿元的投资,给了市场信心。”

“国家大基金47.6亿的支持也很关键。”星城产投董事长赵维康说,“加上阿里、腾讯等48家战略投资者的50.2亿,形成了强大的合力。现在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调研结束后,李一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半导体产业发展。

“我们要继续坚持人才引领战略。”李一凡强调,“像杨思涵、许思华这样的高端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园区的周边设施要继续完善,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散会后,李明杰和李一凡继续商议投资计划。

“哥,我准备在上游布局。”李明杰说,“看中了几个做高端芯片Ip和设计工具的项目。和中微的业务能力互补。”

“方向对。”李一凡说,“产业链要完整。不过投资要严格把关,找准真正有技术实力的团队。”

第二天一早,李一凡来到高新区。这里正在规划建设“芯片设计产业园”,计划引进国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要学习中微的经验。”李一凡对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林熙然说,“制造和设计要良好发展,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星城半导体产业正在全面推进。从最初的单点突破,到如今的全产业链布局;从引进人才,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一个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