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大夏中央调研组到来,星城市进入最高戒备状态(2 / 2)

“在改革推行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数据测算,并对医保支付系统进行了升级。”周长河打开ppt,向调研组成员展示了一组数据。

“目前,潇湘省医保结算周期已经从过去的平均7天,缩短到48小时,极大地缓解了医院的资金流转压力。”

国家医保局的代表点头认可:“48小时的报销时间,已经基本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不过,你们有没有遇到患者恶意欠费的情况?”

“有。”周长河如实说道,“但是比例很低。在过去一个月内,全省公立医院的门诊患者中,只有0.5%的患者出现了未及时结算的情况,而这部分费用,医保和医院的财务部门已经建立了联合催收机制,确保医院的资金不会出现过多坏账。”

财政部的代表接过话题:“那财政兜底的情况如何?现在潇湘省财政每年补贴5亿元,能撑得住吗?”

就在这时,省财政厅厅长周德兴开口了。

他稳稳地说道:“财政的确承担了一部分压力,但我们已经制定了逐步减少财政补贴的计划。随着医保支付体系的完善,财政兜底的比例将逐年下降,预计到第三年,这笔补贴可以控制在2亿元以内。”

“而且,随着患者就医率的提高,医院的整体收入稳定,医保基金的使用更加合理,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内,医保基金的整体压力不会超过安全线。”

调研组成员再次互相看了一眼,潇湘省的财政管理看起来远比他们预想的更加理性,并没有盲目烧钱推进改革。

调研的最后一站,省委书记赵建国的办公室。

调研组成员与赵建国、李一凡进行了最终的政策对话。

国家卫健委的负责人总结道:“从我们的调研来看,潇湘省的取消门诊预交金改革,初步成效良好。但我们仍然需要观察长期影响,尤其是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

李一凡微微一笑,目光坚定地说道:“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医疗体系会更加完善。这场改革,不只是为潇湘省,而是为全国的医疗改革提供一个样本。”

调研组成员点了点头:“你们的勇气值得肯定,我们会向中央汇报此次调研的结果。”

调研组离开潇湘省后,国务院随即召开了医疗改革专题会议。

在这场会议上,调研组提交了潇湘省的调研报告,并正式建议,将取消门诊预交金改革纳入国家未来的医疗改革方向之一。

一个月后,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一篇署名评论文章:《潇湘省医疗改革的探索与启示》。

文章的结论是:潇湘省的改革,虽然面临财政压力和医保支付系统的挑战,但它为全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改革模式,值得在更大范围内试点推广。

李一凡看着这篇报道,心里清楚,这场战役,他赢了。

他知道,潇湘省已经成为全国医疗改革的先驱,而他,也将在这场变革中,迈向更高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