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不禁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满是困扰与无奈,仿佛陷入了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境之中。
同一时刻,京海市委组织部部长陈清泉也在忙碌地翻阅着文件,而他手中的资料正是李达康的档案。
这已经是短短一个月内,陈清泉第四次查看李达康的档案了。
第一次是在高育良垮台之际,李达康被市纪委带走协助调查,那时他需要了解李达康的基本情况。
第二次是李达康重返市委办,这一人员变动引起了他的关注。
第三次是看到李达康与陆亦可在一起时,出于某种敏锐的直觉,他再次翻开了这份档案。
而这一次,却是完全基于正常的工作流程进行查阅。
原来,一份关于李达康即将从市委调往市政府任职的调动批示出现在了陈清泉的办公桌上。
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份批示时,还以为是自己的眼睛出现了幻觉,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定睛再看。
因为就在不久前,李达康刚刚荣升为市委办秘书一科的科长,这一职位在众人眼中,几乎等同于市委书记的专职秘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他所知,新任市委书记沙瑞金似乎有意留用李达康,毕竟像李达康这样优秀的人才并不多见,否则他也不会如此顺利地晋升到正科长的职位。
而且,陈清泉清晰地记得,前几天与沙瑞金一同用餐时,沙瑞金还曾满意地夸赞说,自己终于寻觅到了一个写材料的得力能手。
在陈清泉的认知里,这个备受沙瑞金称赞的写材料高手,无疑就是李达康。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短短几天时间,形势却突然急转直下。
沙瑞金竟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将李达康调离市委,并且在调动批示上还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陈清泉凝视着手中的调动批示,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疑惑与深思,内心不停地思索着沙瑞金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的深意。
倘若换做是其他普通的干部,他或许并不会如此大费周章地去探究其中的缘由。
毕竟对于一个小小的正科级干部,既然市委书记已经下达了明确的调动指令,那么组织部依照正常的程序发布调令便足矣。
但李达康的情况却较为特殊,他并非一般的干部。
据陈清泉所掌握的信息,李达康已经是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陆国富的准女婿。
陆亦可甚至已经带着李达康见过陆国富,而且陆国富对李达康的印象极佳,表现出了高度的认可与满意。
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陈清泉深知自己不能草率行事,必须先与李达康进行沟通,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谨慎地决定是否签署这份调令。
“请问是李科长吗?”
临近下班时分,陈清泉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通了李达康的号码,语气平和且礼貌地说道,
“我是组织部的陈清泉。”
“陈部长,您好!您有何指示?”
-------------------------------------------------------------------别走开,下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