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茂淳密报,只经卫思易的手,其他人都不知道,所以皇帝没在朝会上提,而是让刑部侍郎吴随明去景泰殿。
卫思易到达景泰殿时,皇帝正与吴随明说着什么。
他见了礼后就坐在椅子里继续写,韩庭则直接坐在软靠上,掰着他的扳指,好不悠闲。
皇帝可能也看不过眼了,说“阿庭,老五的这件事朕想交由刑部去办,你说呢?”
韩庭说,“刑部理应为皇兄分忧,能受理此案,足见皇兄对吴侍郎的看重,这是吴侍郎的荣幸,吴侍郎定不会叫皇兄失望,吴侍郎,你说是吧?”
皇帝想将此案交给韩庭去管,但韩庭此语却是将自己摘清楚了。
交给刑部,接手的是侍郎吴随明,跟他这个尚书无关。
吴随明深谙此道,不然也难以凭侍郎之位做到与其他部的尚书平起平坐。他对着齐王拱手,道“王爷说的是,”又对皇帝恭谨道“皇上如此看重微臣,如此看重刑部,微臣定与部下齐心协力,早日查清楚这件事,不负皇上厚望,还钱州黎民百姓一个公道!”
说得铿锵,皇帝差点憋不住脸色。
皇帝只想让齐王受理此案,康王是他的亲胞弟,他若没有反心反形,皇帝可不会杀他。吴随明与齐王一唱一和的,倒是叫皇帝骑虎难下,不过话既已说出口,断然没有收回来的道理,他现在只能顺着杆子往下爬,沉声说“吴爱卿为国为民,朕甚是欣慰—”
“皇上谬赞,微臣惶恐,为皇上分忧是臣之责!”
这个老狐狸,还顺杆子往上爬了!
皇帝冷笑,“不过,此事是密报,吴爱卿查鉴时莫要惊动旁人,免得打草惊蛇。”
被反将了一军,皇帝反应也是够快的,立时就想到隐下这事。
只要知道的人少,处罚便可以不重。
说这话即表明皇帝心里清楚此事确实,且他要保康王。
吴随明装听不出话里的意思,奉承一句,“皇上高见,微臣谨记于心。”
话至此,皇帝只好顺着杆爬,装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说道,“尽早办,去吧。”
“是,微臣告退。”
卫思易手下不停,正认真誊抄他的案卷,好似两耳不闻外事。
韩庭倒是好整以暇地看完这场君唱臣随的戏码,没开腔搭话。
皇帝似不悦齐王刚刚那番作为,阴沉着脸批阅奏折,一时无言。
殿内气氛微妙。
皇帝由内侍官喜德顺扶出大殿,“去城墙上看看吧。”
“是。”
皇帝上了城墙,眺望着他的皇城,就看到了正走出皇宫的两个人。
两道身影消失在远处的街头拐角,皇帝收回视线,心道天下尽在他手中,可是为什么还有人不听话呢?
皇帝喃喃自语,“韩祝啊韩祝,朕待你不薄,你可别让朕失望啊。”
若不知皇帝性情,怕是真要以为这是友善兄长仁德君主对兄弟臣子的期许被辜负了,还选择宽宏大量不计较呢。
离得近的喜德顺却是知道的,老太监眼睛浊浊,与之相呼应的是沉淀日久的内心。
他默然低头,装聋哑人,不过心却如明镜一般。
皇帝,这是又要对亲兄弟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