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正在中军大营中,双眉紧蹙,脚步急促而沉重,来来回回地踱步。
大秦军队包围魏国都城大梁城,已然过去十几日。
这十几日里,秦军每日都发动猛烈攻城,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可大梁城却如同一尊巍峨的巨神,屹立不倒。
营帐内,一片死寂,诸将个个垂首,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的目光不时偷偷望向主帅,王翦那紧锁的眉头和凝重的神情,好似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
帐内弥漫的烛烟,悠悠飘荡,更添几分压抑。
王翦的脚步声在这寂静中格外突兀,每一步落下,都似踏在众人的心上,沉闷又沉重。
“报——”
正在王翦绞尽脑汁、左右犯难之际,帐外突然传来一声清脆而响亮的高呼,那声音划破了帐内压抑的氛围。
紧接着,一名传令兵脚步匆匆,大步跨进帐内。
他面色微微泛红,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此刻手中捧着一卷简书,单膝跪地,将简书高高呈上,声音洪亮地说道:
“将军,此乃代地嬴恪将军派人加急送来的。”
王翦听闻,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间闪过一丝诧异,好似夜幕中划过的一道流星。
他几步上前,动作急切地接过简书。双手微微颤抖着,迅速展开。
只见简书上字迹刚劲有力,犹如铁画银钩,详细地阐述了一个利用水攻破城的计划。
原来嬴恪在代地时,听闻王翦围攻大梁城久攻不下,马上奋笔疾书,简书一卷,派人星夜兼程,送到王翦手中。
嬴恪在简书中写道,大梁城地势低洼,仿若一个深陷大地的巨坑。
其西北方向有一条黄河支流,水流湍急,若能截断这条河流,利用堤坝将水位抬高,待到时机成熟,再决堤放水,那滔滔洪水必将如同一头挣脱牢笼的猛兽,咆哮着灌入大梁城。
城中军民一旦被水围困,必定乱作一团,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秦军便可趁此混乱之机,长驱直入,一举破城。
王翦反复研读着简书,目光在简书上一遍又一遍扫过,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
他的眉头渐渐舒展,紧锁的褶皱慢慢松开,如同春日里消融的冰雪。
原本凝重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兴奋,更带着破城的坚定决心。
他抬起头,目光炯炯,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对诸将大声说道:
“天助我大秦!镇国君送来破城良策!”
诸将听闻,原本低落的情绪瞬间被点燃,纷纷围拢过来。
听着王翦叙述,嬴恪在简书中,所叙述的破陈良策。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好似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李信率先站出来,声音激昂地说道:“将军,此计甚妙!那大梁城地势本就低洼,若真能引来洪水,到时水灌大梁城,定能让魏军措手不及,打他们个落花流水。”
王翦微微点头,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下令道:
“即刻行动!李信,你率两万士兵,携带齐全工具,马不停蹄前往黄河支流,截断水流,修筑堤坝,抬高水位。此事干系重大,务必小心行事,不可让魏军察觉分毫。”
“杨瑞和,你带领一万士兵,在周边严密警戒,防止魏军发现,突袭破坏。”
“王猛,你负责调配投石车,准备在决堤之时,以投石车攻击城墙,分散魏军注意力,让他们首尾难顾。”
诸将齐声领命,声音整齐而洪亮,仿若滚滚惊雷在营帐内回荡。
他们迅速出帐,脚步匆忙,各自奔赴任务地点,一时间,秦军营地中热闹起来,士兵们精神抖擞,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水攻所需的物资和工具。
有的士兵扛起锸,有的仔细检查着绳索等器具,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懈怠。
【锸:形状类似现代的锹,有青铜锸和铁锸等。主要用于掘土、开沟等,在秦国水利工程建设和农田开垦中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