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李牧出场(1 / 2)

此时,在赵国的营帐中,李牧正在踱步,神情凝重,目光在军事地图上反复游走。

营帐内烛火摇曳,昏黄的烛光映照着诸将领们或焦虑或沉思的面庞。

整个营帐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

“秦国大军兵分三路,来势汹汹。北路是王翦,中路是嬴恪,南路则是杨端和。诸位,我们当如何应对?”

李牧的声音低沉却有力,打破了营帐内的寂静。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沉稳和冷静,让在场的将领们都感受到了他的领导力和责任感。

一位身材魁梧的大将向前一步,抱拳说道:“将军,依我看,先攻打王翦和嬴恪两人中的一个。只要击败他们其中一路,定能挫秦国锐气!”

这位大将的眼神中充满了斗志,他渴望在战场上与秦军一决高下,为赵国立下战功。

李牧微微摇头,目光中透露出对王翦的忌惮:“王翦乃秦国名将,久经沙场,经验老到。他麾下的北路军皆是精锐,想要轻易取胜,谈何容易。我们不能贸然进攻,否则极有可能陷入苦战,损兵折将。”

李牧深知王翦的厉害,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经验在秦国乃至整个战国时期都堪称一流,与他正面交锋,赵国军队很难占到便宜。

接着,李牧又说起嬴恪:“至于嬴恪,我与他交过手数次。此人谋略不凡,用兵之道更是古怪多变。面对他,我们很难捉摸其战术意图,稍有不慎便会落入他的圈套,也不可轻易进攻。”

李牧回忆起与嬴恪的几次交锋,每一次都让他感到棘手,嬴恪的战术总是出人意料,让人防不胜防。

众将领听闻,皆陷入了沉思。营帐内一时间安静下来,唯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将领们都在思考李牧的话,他们深知这场战争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赵国的生死存亡。

良久,李牧猛地转身,手指指向地图上南路的位置,沉声道:“我们先攻打杨端和统领的南路大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一位年轻将领面露疑惑,问道:“将军,为何选择南路?杨端和的巴蜀步兵也并非等闲之辈啊。”

这位年轻将领对李牧的决策感到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择攻打实力不容小觑的巴蜀步兵。

李牧神色沉稳,缓缓解释道:“巴蜀步兵虽擅长山地作战,但他们长途跋涉至此,已然疲惫。而且,杨端和在秦国诸将中,名气相对较小,作战风格或许更易被我们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