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的余顺自然听到了身后母女的对话。
“倩倩?”
余顺立刻回想前世娱乐圈,那几个名字里面带“倩”字的女演员。
吴倩?年龄不符,没记错的话,吴倩可是90后的,现在也才10岁。
戴娇倩?年龄也不符,戴娇倩比这女孩年纪要大些,而且人家早就出道了,今年还能获得燕京电视艺术“春燕奖”的最佳女配角呢。
李倩?这个年纪倒是相符,只是长相不像,后面这女孩嘴角明显没有那颗痣。
那这个女孩估计在演艺圈肯定没有混出头,白瞎了这么一副好皮囊了。
复试和初试还有一点不同,每一次考官老师会叫100个人进到礼堂里面,10个人为一组上到舞台上,一个一个轮着站中间去表演,剩下的人站在边缘位置等待,没有轮到的学生们则在台下观看表演。
也不知道两人聊了多久的天,终于轮到最后这100个人了。
余顺进到礼堂里面,看见了台下监考位置上有五位监考老师,这次终于看见了熟人,是抽出裤衩里的橡皮筋,做成弹弓打你家玻璃的那位王晋松,王老师,不是林耀东“东叔”的那位王晋松。
余顺和黄博以及那位叫倩倩的女孩都老老实实坐在下手的观众席的位置上,等待考官念号,那位倩倩的母亲就没有跟进来。
因为几百个人的复试只设了这三个考点,人数众多,所以每位学生只有三分钟的表演时间,这三分钟分别要将朗诵和才艺表演完。
所以大部分朗诵都是讲重要的七八句就行,考官的重点还是着重在才艺表演上。
才艺表演如果有需要音乐的,考生们会自带设备,所以考科班的,基本上家里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家庭条件一般的,可玩不起。
每个考生表演完,考官就会根据这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分。
参考的依据就是根据刚刚的舞台表现和舞台感染力等打分。
所以有一些才艺基础的艺考生在这个环节是非常沾光的。
复试采用的是百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中间三位考官的平均分值,60分是及格线。
“大家好,我叫朱哑文……”
听到了舞台上的自我介绍,是一个后世自己熟悉的名字,原本有些百无聊赖的余顺抬起了头,看向了正在舞台上表演的人。
坐在余顺旁边的黄博见状,问道:“认识?”
“不认识,听他说话有些中气十足,看看。”余顺掩饰道。
黄博有些狐疑,这上台表演的哪个男生不是中气十足的?
朱哑文表演完了之后,轮到一个女生,余顺看了一下,不认识,就没兴趣了。
不过听到那位女生自我介绍叫徐倩,余顺又转头看了一眼那位,独自一人坐得远远的叫倩倩的女生。
接着余顺还听到了舞台上的自我介绍,有几个是余顺后世所知道的名字,有罗进,江燕(后来改名叫江依燕),芦方生,张路等。
随着礼堂里的考生一个个的表演完,人越来越少了。
“请第881至889号的考生上台表演。”
余顺看了看手上888的数字,终于轮到自己了,余顺长呼了一口气,他还发现,主席台的五位考官也长呼了一口气。
上到了舞台,余顺自然是把墨镜给摘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