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疫医躯体与意识讨论(2 / 2)

启好奇地绕着它走了好几圈,没忍住,伸出黑色的爪子,拍了拍蝰蛇的脑袋。

蝰蛇并不是人工智能的主体,被动承受着启的骚扰。

然后就是制作躯体,内部结构,还有发声装置。

他可不打算做一个哑巴医生出来。

在制作疫医的同时,他偶尔还能从其他研究员那里听说不少有趣的笑话。

比如,自人工智能疫医面世以来,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有不少具有远见的民营企业,也开始着手开发属于自己的医疗机器人。

有许多商用机器人已经被布置到了医院内。

刚好有一家的机器人,莫名其妙接受了来自患者家属的【医闹】,被打成了废铁。

后来根据警察的口供得知,原来那名患者得了不治之症,一家人听闻噩耗顿时悲痛欲绝。

医院的小机器人见了,连忙问道,“别伤心了,我给你讲个笑话吧,很久以前有个人得了病要死了……”

家属瞬间火冒三丈,将机器人拆了。

听到这个新闻后,叶方明哭笑不得。

“机器人就是机器人,比不过人类的。”一个年轻的研究员说道,“计算速度再快,那也是个没有感情的铁疙瘩。”

叶方明没有反驳,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启。

研究员看见了启,好奇的伸出手,摸了摸它圆圆的脑袋。

“这就是你新研制出来的人工智能吗?”

“对,它的名字是启。”

“用来干什么的?”

他摇摇头,“它什么也不用干。”

“那你做它干什么?”

“用来解闷的,平常一个人待在实验室太无聊了。”

研究员认同般地点点头,“说得有道理。”

将研究员们打发后,实验室只剩下了他和启。

他坐在圆凳椅子上,用左手撑着下巴。

“启,你说,人类是如何评价有没有意识的呢?”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你更应该去问问宁溪那群人才对吧?”

“可你也有自我意识,不是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真的很难给你解释啊。”

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不是一个计算机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

意识通常被人们理解为人类所自觉拥有的想法,认知和记忆。

意识的主要特征包括主体性,连续性和指向性等等,从“我”连续的指向“某个对象”,分清楚想法、念头、情绪和意识等对应的目标和相互关系。

就目前的最新研究来说,有人也反驳了,意识并不依赖于器官而产生,这与大部分人所接触到的哲学是相反的。

比如在极度情绪的影响下,人体的器官很有可能就崩溃了,处于停机状态。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人被吓懵了后,大脑几乎处于停机状态,可人照样还是有意识的,意识还能继续工作。

个体经验告诉我们,意识是个明确存在的东西,不是闲得发慌的产物,笛卡尔也说意识有可能是人类唯一能确定存在的东西。

但这个最确定也是最熟悉的东西,却不遵循目前任何已知的科学规律。

就像人类搞不明白,前一秒还只是一连串的电信号,下一秒就能组成“我好开心”“这花好美!”“这饭好香”的主观体验。

叶方明也不明白。

再研究下去,他都要怀疑人类是不是真的存在【意识】这种东西了。

启却只是劝他先把疫医的躯体制作好,这种复杂的哲学问题,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话虽这么说,我还是不明白……”他叹气道,“博士当初到底漏下了哪个漏洞呢?”

由于漏洞导致的自我意识,又是哪个漏洞发挥的作用呢?

“你要是现在能发现那个漏洞,我就给你磕三个响头喵哈哈哈哈。”

“你再笑一个,我就把你关小黑屋。”

“喵,威胁猫咪,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