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慈悲?胆大妄为!(1 / 2)

梵锦初都要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

陈山仁要入那光看着便是折磨的什么鬼轮子里走一遭??

开玩笑吧?

那玩意儿分明就是地狱好吧?

进去了还能出来?

何况要怎么入?哪里入?

这个【六欲轮】看上去也就跟他的【万法雷舟势】一样,本质也只不过是聚法凝势之术而已,又不是真的小世界,能进去他个令寿堂的啊?

他俩明明都是初踏超凡,【通天九步】这才第一步【缘起】阶呢,就你陈山仁搁这玩创世是吧??

要不是这话是出自大圣之口,梵锦初都想一脚蹬过去了,跟谁开这万界玩笑呢!

不过,想是能这么想,梵锦初还是坚守三好学生的基本原则,不懂就问。

“那个......老师呀,这【六欲轮】它跟学生的【万法雷舟势】一样,也只是【势】而已吧?”

“这......小仙儿他是怎么进去那个里面的?难不成他小子还能溜缝儿开了个天?”

大圣爷看了看那边的陈山仁,又对比了下梵锦初的傻样,叹了口气,对着那边有所感悟的小龙公主招了招手。

“唉,小龙儿,你来跟他说吧,这小子在【书山】那边都不知道看什么书的,蠢得让我心烦。”

“是的,师傅。”

小龙公主当即回过神来,应了一声就来到梵锦初身前,不过她并没有直接跟梵锦初解惑,而是跟他温习起了功课。

“梵君......哦,现在应该要称你一句小师弟了,你还记得法力三境吧?”

刚刚才实践完的理论,梵锦初哪里有可能忘记,不过小龙公主一副检查作业的模样,他也乐得有人帮他验收成果,查缺补漏。

“师弟记得,老师说过,凝练法力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悟法】,也就是领悟法力从何而来,因何而生,感悟与之建立联系的法门。”

“简单来说,就是开了灵觉能感知到天地元气之后,在其中打上自己的精神烙印,让元气混合精神力凝聚成属于自己的法力,从而指挥自如的方法。”

小龙公主点了点头,用眼神示意他继续,梵锦初自然也不会矫情,便接着说道。

“第二步便是【借法】,行这一步的目的是在【悟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与天地元气加深联系,使其主动配合自己,而不再是仅仅驱使的程度。”

“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可以是任何事物,一件法器、一个印记,或者一具尸体甚至不是实物都可以,借用这个媒介作为自己的信物、标记去使法力主动聚集起来为己所用,故名【借法】。”

梵锦初停顿了一下,略作思索,顺便把自己的见解也一并道出。

“这么做的好处有三,一是通过媒介作为放射器能放大自己的意愿,让更多的元气感知到自己的精神烙印,这就可以使法力的凝聚速度更快。”

“二是用媒介作为一个过滤器,可以避免某些法力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侵害,更可以让法力更加精纯,构建的法术模型更加稳固,法术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第三则是通过媒介过滤、凝练后的法力会更加适合自己,施展法术时的法力波动又可以洗练自身,为以后纳炁入体早作准备。”

“至于第三步,现在我还没到时候,待【借法】和【结缘】圆满之时,再来请教师姐。”

说到这里,梵锦初还主动展开了自己的【万法雷舟势】给小龙公主验收,才继续言说。

“其实我和陈山仁合计过,与其让这个媒介限死在物质形式,流于表面,还不如让其和法力调和,可以收归于体内之处,灵台之中,这样也更方便我们的肉身去适应法力。”

“所以我们便从【炼金符文】入手,参考了他的【炼金·核心】的运作模式,把我的【静电场】作为基准模型,把精神力烙印和生物磁场调节成了可以承载法力的法术模型,这才成就了我们独有的专属法术——【势】。”

“而虽然我俩之间经常切磋,一起修行,但是每个人发展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凝练出来的【势】亦各有特点。”

“我步入超凡是以电为引,以磁感法,本质上来说就是以能量为基调,所以我的【势】便是以法为主,如果要做一个分类,那么我的【势】应该可以算是【法势】。”

归纳到这里,梵锦初突然醒悟。

“嗯?这么说,小仙儿他的这个【六欲轮】,难道也能算是他的【刀势】?”

检查过了梵锦初的功课,自觉他的修行没有什么很大的纰漏,又见他已经猜测到了一些关键,小龙公主却没有急着解释陈山仁的处境,反而是开始了她自己的点评。

“刚刚你归纳的修练要诀没甚问题,雷舟之势也是与你颇为适合。”

“不过,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你是想要以佛家五识、五境、五根的理念作为加深精神烙印的要领,然后用道家神降之术的原理,用雷法接引雷祖上尊的神力。”

“之所以于老师的道场施术,一是借老师的名头镇场,二借雷祖上尊的神力降临助你洗练法力,最后借天地之力为你的【势】做最后的背书和助力。”

“借老师之名接雷祖之威,借雷祖之威领天地之力为你凝聚【法势】,又借老师、雷祖、天地构成三才之势,稳定、裹挟法力为你所用。”

洞悉了梵锦初的操作想法,将之复盘出来之后,小龙公主突然又施展【灵化之术】,将龙神之力覆盖己身。

她上下扫视了梵锦初几眼,这才回复人身,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你身上有【妄界】的法力波动,应该是老师用了【心猿分天】的大神通把你接引过去。没料错的话,估计是老师觉得你的手法太过粗糙,找个由头帮了你一把。”

“没错吧?小师弟。”

“嗯,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了。”

对于小龙公主看穿自己底细的这件事,梵锦初并没有感到出奇,毕竟对比起在座几位来说,他的经验还是太少。

尤其是根据他和陈山仁的推测,小龙公主最起码也是【通天九步】第三步的位阶。

按照【书山】里的记载要把第二步【结缘】修至圆满,至少得有一手超凡入圣的技艺,于武道一途就等于是武圣之尊,称一句人间圣者绝不为过。

对于他这种“初心者”来说,小龙公主至少也是红名boss级别的选手,人家一个“侦测术”下来就把自己探底了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小龙公主这手一眼便能洞察细微,抽丝剥茧的本事,还真是挺令人佩服,其逻辑之严密比起陈山仁来说还要强上几分。

就连雷祖道人听见小龙公主这一顿分析,也略带欣赏地点了点头,向大圣挑了挑眉。

“不错嘛老猴儿,看来你这里还是有正经学生的,呵呵呵。”

大圣闻言得意地回了个眼神,不过又看了眼梵锦初和陈山仁,还是觉得有几分晦气。

“哼,小龙儿可比他们这俩个坑货省心多了。”

听见两尊大神的赞赏,小龙公主先是回了个礼,又继续引导梵锦初。

“小师弟,你这个【势】的凝聚过程其实已算得上深得‘借假修真’的个中滋味,且又道佛合一,不拘泥于某个法脉、单个派别的限制,能取舍自如。”

“在【借法】这一途上你也算是踏上了自己的道路,我就不再多言了。剩下的其实也只是见识和经验的增长罢了。”

“所以,现在你不妨仔细观察一下陈山仁的【势】,按照我刚才的思路试试复盘一下他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将你心中之惑解出个二三五六来。”

“当师姐考考你的眼光,怎样?”

看着眼中满是鼓励之情的小龙公主。梵锦初也不好意思扫兴,只能从善而流了。

“emmm,首先陈山仁的这个【六欲轮】肯定是聚法凝势之术没跑了。”

“六欲...六根...六尘...状如地狱...贪嗔痴俱全...大德高僧...大宏愿...”

“卧槽!这!不会吧??”

心中想到某个可能性,梵锦初暗道......

哦,原来他叫出声来了。

总之他也不管什么礼仪不礼仪的事情,看着小龙公主,咬着牙关把他的猜测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小仙儿他......该不会是用他的六根六尘作为桥梁沟通了所有的负面超凡粒子,凝聚法力幻化为六贼,用这六贼演化这世间的恶意欲望,化作六部地狱。”

“然后以自身的【心像】为引,一次过把中性和正向超凡粒子全部纳于己身,构筑出一片身负地狱,以佛理教化,济渡世人的大慈悲景象。”

“最后学那地藏王菩萨,许下渡尽世间一切恶的大宏愿,以此大慈悲大毅力来促使天地之力认可,直接用天地意志助其成【势】吧??”

“演己心、化世欲、渡众恶、引天心?”

“应该......不至于吧?”

虽然这番言论是梵锦初自己推断出来的,但他哪怕敢说出口来也觉得不敢相信。

人家地藏王菩萨能够喊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口号,能玩以身饲狱,以法渡魔的那一套,是因为人家本就是三尊佛陀的弟子,自然能够玩得转。

但祂老人家都要“以十三劫修一法”,才能“为一切有情,除三灾五浊。”

你陈山仁什么新鲜萝卜皮,够胆子玩这一套?人家天地意志会理你?

在这玩儿呢?

反正以他2046年,信息核爆炸时代的现代人思维,都觉得陈山仁大胆得过分。

梵锦初以为自己已经想得很大胆了,但看到小龙公主那个“虽不中,亦不远矣”的表情,才发觉自己还是天真了。

“你梵锦初都道佛合流了,你觉得他那个性子会比你差吗?”

只见小龙公主摇了摇头,像是在回想起当时的陈山仁有多么乱来一般,才跟梵锦初正式解释起来。

原来,早在梵锦初口述【悟法】心得,那一句“昔日斗战胜讲法于空境”的时候,陈山仁就已经感觉到空中的超凡粒子开始躁动,体内预先设置好的【刀势】模型也开始有所感应,四肢百骸陆续有缕缕热感传来。

陈山仁当然知道这个是身体机能已经准备好施展法术的意思,也是他的【演法】可以开始的信号。

要不怎么说他们是发小呢,哪怕在修法的路上,彼此的进度依然是那么有默契。

但是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搞出太大的动静让兄弟分心,也就紧守心神将其压制下来。

毕竟【演法】乃是一些重要仪轨或者大型法术施展前的一个步骤,目的是为了加强自身的与施术目标的联系。

硬要比喻的话,就跟打仗前提升士气时的战前动员宣讲差不多。

所以如果【演法】过程有什么纰漏,就有可能会直接影响施术的效果

而跟梵锦初不同,假如把他俩的【演法】过程比作是一部电影,观众是超凡粒子的话。

那梵锦初演的就是文戏,他以“述五色、道五境”的理念将所述之言化作祷文,以大圣之言为纲领去施术,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沾上大圣的名义,好借其威势。

其过程一板一眼,先述祷文,让超凡粒子收到信息之后,他才开始下一步的【演法】。

反之陈山仁拍的就是武戏,本来他准备凝练的【势】叫做【六道红尘刀】。

是想把这次用聚法凝势之术完成【借法】修炼的过程当作一次锻刀。

用【武道之心·止戈】、【武斗之心】、【武术之心】作为刀柄,主挥刀之心,解释自己为何挥刀。

以【佛法】、【魔念】、【血能】、【灵力】、【炼金术】和【魔阵构筑】这六种能使用不同系别的超凡能量的技能作为刀镡,演化六道之意。

最后以【炼金·灵刃】的法术模型作为刀身,打造一柄既是【借法】的媒介,也可以作为武器使用的特殊【灵刃】。

反正这些技能的本质也是一道法术,没有人说过这“聚法”一定就是要超凡粒子凝聚成法力,不可以用现成的“法术”去凝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