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要置我于何地呀(2 / 2)

并汉 做梦中 3155 字 20天前

用来劝说袁绍,应该也有几分把握。

而韩融是韩馥的族叔。

这韩馥甚为重视宗族。

应该也有一些制造内部混乱的机会。

这所谓的关东联盟。

不就是北靠冀州,中靠兖豫青徐,南靠荆州吗?

在李儒的操作下。

北路冀州。

摇摆不定的韩馥和关东联盟貌合神离。

南路荆州。

如今荆州刺史王叡让长沙郡守孙坚,讨伐京师前先要讨伐武陵郡守曹寅。

中路兖、豫、青、徐。

青州刺史焦和为黄巾余贼所困,成天卜巫占卦,自顾不暇。

而徐州刺史陶谦,已经主动向朝廷上供,表示愿意服从天子令。

至于兖豫联军。

自从搞定并州刺史董先后。

兖豫联军无一战之力。

飞熊军东出,便能击杀豫州刺史孔伷,已是明证。

如今他们十数万人坐吃山空,军中无粮,开始内乱。

他们只能纵兵为贼,祸乱兖豫。

这时如果再说服冀州牧韩馥不给他们供粮。

那战胜他们就指日可待了。

董卓打着一手好算盘。

偏偏敌方阵营还有好队友。

与此同时兖州刺史刘岱因为粮草供应不上,怪罪于冀州牧韩馥。

于是给韩馥的从事刘子惠写了一封信。

信中这么说的:

“董卓无道,所以天下英杰义士要一起攻打他。”

“他早晚要死,不足为忧。”

“但董卓死后。”

“该怎么办呢?”

“到时一定要回师讨伐韩馥。”

“他明明拥有强有力的军队。”

“却不愿出力。”

“这就是在帮助凶逆。”

“哪里可以这么放过他呢?”

“到时你们怎么办?”

“为了宗族家人。”

“可要事先想好出路呀!”

刘子惠为示清白,信未开启便上交韩馥。

韩馥看着信,开始怪刘子惠。

要不是当初刘子惠说服自己。

自己也不至于到今天这般田地。

弄得里外不是人。

他越想越生气。

于是想把刘子惠杀了。

耿武等其他从事见状,急忙一起下跪。

为刘子惠求情。

韩馥这才改变主意。

让刘子惠身穿囚犯的赭衣,去门口打扫府寺。

而那边朝廷劝降分队也到了各地。

袁氏兄弟高喊为袁氏五十余口和豫州刺史孔伷报仇的口号。

要把人家杀了。

这韩馥对袁绍等关东讨伐联盟已起戒心。

再加上他是韩融的族侄。

韩馥以粮食为要挟。

韩融才幸免于难。

但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一个是郭图、钟繇、荀彧、张礼、杜佑、荀攸的举主阴修。

恰恰这些人都是拥护袁绍的人。

结果落在袁术手里。

而另一个则是与山阳度尚、东平张邈一样轻财赴义,振济人士的八厨胡母班。

而且袁绍特别不留情面。

这胡母班可是王匡的妹夫呀。

袁绍竟然让王匡下手。

胡母班死前写信留给王匡:

“自古以来,就没有诸侯举兵征伐京师的。”

“刘向传说掷鼠忌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贵重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有天子的京师呢?”

“董卓身处京师,以天子为掩护。主幼居于禁中,如何讨伐?”

“我与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都受天子诏命。”

“出使安抚关东诸郡,虽然我们也不满董卓,但表面上仍要奉行王命。”

“但你却将我拘于狱中,打算杀我泄恨,这是何等悖逆无道的举动?”

“我和董卓并无关系?为何要与他共同承担罪恶的后果?”

“你们自称关东义士,却张开虎狼之口,吐出蛇之毒信,因为痛恨董卓,而要迁怒于我。”

“这有何道理?又是何等残酷呀!”

“死是不幸的遭遇,但我却羞为被你们所害。”

“如果死后有灵,我当向苍天控诉。”

“与你结为姻亲,究竟是祸是福?”

“今日我总算明白了。”

“过去我们因为姻亲结成一体,如今因为董卓结成血仇。”

“我的两个子女也是你的外甥,我死之后,希望你不要让他们看到我的尸骨。”

王匡得书后,抱着外甥大哭。

但却改不了,胡母班死于狱中的结果。

而胡母班的亲属也因此怨恨王匡。

想为胡母班报仇。

韩融得免。

但其余人皆死。

这令讨伐董卓的联盟开始出现裂缝。

同为八厨。

张邈率先有异议。

这袁绍身为盟主之后。

越来越太自以为是了。

有本事去找董卓报仇呀。

好歹我还派了卫兹随同曹操,与董卓的徐荣打了一场。

你们成日龟缩河内,却不敢出动算怎么回事?

况且人家胡母班也没少为党人出钱出力。

结果兔死狗烹,过河拆桥。

与张邈关系不错的王匡、韩馥也是如此。

他们开始心疼自己的那些钱粮是喂了狗。

于是开始经常减扣军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今兵马已动,但无粮草。

这下严重影响了关东联军。

他们为了能吃饱。

开始为贼。

为祸兖豫二州。

影响最大的还要算已经募兵到龙亢的曹操。

好不容易募了兵。

结果却没等到军粮。

结果军心涣散,夜里营啸炸营。

还火烧曹操营帐。

曹操带人硬生生杀了几十个人,这才冲出营地。

但这么一来。

辛辛苦苦到扬州等地招募的兵马都跑了。

仅剩当初跟随自己,从荥阳徐荣军队铁蹄下逃出来的那数百人了。

但曹操不气馁。

他决定,就地在沛国募兵。

接下来曹操奔走在铚与建平二县。

重新募得千人。

七月三日,辛丑。

在王允的建议下。

董卓同意。

朝廷任命光禄大夫种拂为司空。

这种拂就是当初阻止董卓进兵雒阳的谏议大夫种邵的父亲。

另外还有一大批人事任命。

比如让赵岐为太仆。

黄琬转任司隶校尉。

司徒王允还秘密跟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泰、荀攸、何颙等人共同谋划。

想要一举诛杀董卓。

他们上书让护羌校尉杨瓒代理左将军职务,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郡守。

想一起率兵从武关出发,以讨伐袁术的名义,分兵征讨董卓。

然后护送天子回雒阳。

而董卓觉得这样部署有问题加以制止。

于是王允改征士孙瑞进京师长安担任尚书仆射,杨瓒则改任尚书。

长安王允在布局用人。

益州汉中也在郭嘉和张宁的布局之中。

他们进一步扩大战果。

首先是张宁的半匹黄道。

任命了阎圃、杨任等人为君师。

杨白、杨昂、杨帛、李休等人为祭酒。

协助自己管理半匹黄道。

而郭嘉则让益州军管旅旅教员莫卯出手。

以利收买杜濩、朴胡、袁约、杨车、李黑、李虎和李管、种玉等七姓夷王首领,合股经营。

并签署盟约。

这些外族部落长期受所谓的儒士歧视。

这时却被董氏集团的人平等相待。

他们也不矫揉造作。

痛痛快快地答应下来。

至于陈调和赵嵩。

则充当祝广治理汉中的左膀右臂。

继续为汉中效力。

眼下他们还不宜明面投向董先。

所以表面上还是归属刘焉。

一明一暗。

一商一官。

进展顺利。

接下来郭嘉将会参考董先给的锦囊。

继续下一步动作。

比如在且兰和建伶,寻找火石矿。

比如到巴郡临江,策反甘宁、沈弥、娄发、严颜。

比如拉拢蜀郡张氏的张松、张任。

另外还要和贾龙、赵韪搞好关系。

而董先一行人终于来到徐州东海朐县。

他们先视察了朐县的港口码头盐场船坊等情况。

在东海麋氏这棵大树下。

朐县运作一切正常。

看着朐县港口聚拢准备北上或南下的人那么多。

董先很有成就感。

一来证明各部分人都在按自己的布置,转移安置相关人员。

二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强。

董先不想打扰黄海营的正常运作秩序。

他选择悄悄的来,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作为此行的重点。

麋氏家主麋竺。

董先就不能回避了。

麋氏庄园。

果然华丽无比。

背靠朐山,面朝大海。

真的是妥妥的古代豪宅。

说来麋氏这处豪宅还是与董氏东海在朐山的避难土楼坞堡同时兴建的。

当初因为买卖马驴大赚一笔。

麋竺不仅亲自派人送人到灵丘。

还有想与董氏结为邻居的意思。

所以无论是董先的港口码头盐场,还是避难土楼坞堡。

无论是综合经营场所,还是合股物流队。

这麋竺都是全力支持全力配合全力协助。

要不这种鸟不拉屎的偏僻郊地。

怎么会值得他耗费巨资兴建庄园呢?

这种地方最多只能算是旅游胜地。

因为朐山西山侧,朐县城池。

秦始皇三十五年曾立石海上。

以为秦之东门。

也仅此而已。

但董先今日的成就,也可证明麋竺是有眼光的。

要不是陶谦先任徐州刺史,先来征辟麋竺。

说不定这麋竺就会举家投奔董先了。

但麋氏在东海,在朐县的家业,也无法说放掉就放掉。

所以麋竺才让弟弟麋芳和妹妹麋贞北上。

而自己留在东海,响应陶谦征辟,经营徐州。

如今董先亲自前来朐县。

来的目的应该是很明显的。

只是麋竺该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