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这样做最为稳妥(1 / 2)

并汉 做梦中 3412 字 11天前

§0115§ 这样做最为稳妥

《董阿虎传》:……中平六年,八月,庚午,张让、段圭等宦者劫少帝及陈留王幸北宫德阳殿。前将军董卓弟奉车都尉董旻说何进部曲将吴匡、张璋与车骑将军何苗战于朱雀阙下,苗败斩之。匡、璋转投旻。让、圭等复劫少帝、陈留王,步出谷门,走小平津。尚书卢植追让、圭,夜驰河上,河南尹王允遣河南中部掾闵贡随植后。植、贡相逼,诸宦投河死。董阿虎于北邙拜郭嘉为先锋军左军师,意在西南。……

中平六年,八月二十七日,庚午。

雨一夜未停。

董先一夜未眠。

张宁也是辗转难眠。

她还在想着蔡琰跟她透露的消息。

明年将和董先大婚。

她表面祝福。

但内心却很痛苦。

古人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按理父亲张角已经将她许配给董先了。

并以收服太平道信徒的黄绢符旨为嫁妆。

可偏偏这一切并没有透露给董先。

而董先还以为这是张角在履行对赌天下的赌约。

张宁真的很痛苦。

她虽然表现得很坚强。

也很大方。

但如浮萍的生活,将在何时结束?

看着董先和蔡琰。

她必须不露声色。

压抑内心的渴望。

还不能表现出来。

这让她更加痛苦。

她还在榻上翻着。

听到董先来敲门。

“圣姑,可否方便?”

“先有一言,不吐不快。”

张宁听了董先的话,不由烦恼全消。

父亲认定的人,自己陪同赴任平城。

她也觉得不错。

如今有话和自己说。

那些糟糕的情绪,一扫而空。

张宁抓紧整理了一下。

尽量让自己展示出女性的魅力。

董先很有耐心。

他在屋外空地等着。

打着一把竹骨油纸伞。

如今阴雨连绵。

百工堂的竹骨油纸伞比起斗笠簔衣更加方便。

张宁拉开屋门,躲进伞下。

伞面不大。

两人紧挨着。

一时间竟有些暧昧。

董先深吸一口气。

鼻尖传来温柔的气息。

而张宁也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氛。

她红着脸,轻声问道:

“少主找我何事?”

董先定下心神:

“我已任命奉孝为先锋军左军师,接下来将让他赴益州。”

“但奉孝身边还需有人督促,防止他嗜酒成性。”

“另外,听闻益州有五斗米道,其道法与太平道略同。”

“我以为,圣姑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与之针锋相对。”

“本着盛世上山清修,乱世下山安民的道家精髓。”

“将他们逐个收编,直至全盘接管,并入太平道下。”

“此事,旁人做不合适,我首先想到你。”

“此事对令尊致太平大业,也颇有助益。”

“望圣姑能予以考虑!”

“若有所需人手,尽可告知,我定一并应允。”

“另我手中有一份五斗米道的情报,已交奉孝。”

“到时可向他要来参考一二。”

张宁听了,不由有些失望。

公事!

唉!

浪费了雨天同撑一把伞的氛围了。

可既然董先提到了这是父亲张角的大业。

自己自然无法拒绝。

可就这么答应,好像也不太合理。

至少,至少,要为自己争取一些机会。

于是张宁撅着嘴,有些害羞。

又有些扭捏。

红着脸问:

“少主,若是我答应你去做此事,不知将来有何奖赏?”

董先听了,想了想:

“若是成功,将来致太平大业得偿所愿。”

“只要太平道不讹人取财,不藏污纳垢,不作奸犯科,不违反法纪,不叛逆生事。”

“我愿在朝中为太平道留下一席。”

“可参议政事。”

“并将太平道列为国教。”

“日月星辰,山河土地,先人祭祀,皆用国教。”

这可是相当大的报答了。

太平道为国教。

那太平道的贤师岂不就是国师。

还可参议政事。

这正是张角一生的追求呀。

可张宁要的答案可不是这样的。

她继续问:

“还有呢?”

董先不解,这有些贪心了哦。

可参议政事,还正名为国教。

这还不够吗?还想要什么呢?

董先有些猜不透。

他紧盯着张宁看。

张宁也抬头望着董先。

董先八尺一寸。

张宁七尺有余。

两人身高合适。

张宁内心翻腾。

脸愈来愈红。

她轻声问道:

“到时,我可否请你完成我阿翁的遣言?”

啥,张角还有遣言?

董先不知道。

没人告诉他。

“令尊的遣言,可与我有关?”

“若是有关,又不违背我做人的原则宗旨,我定当履行!”

张宁听了,细声说道:

“当年我阿翁把黄绢符旨交给我时,曾有嘱托。”

“这也是为何需要由我持黄绢符旨去收降信徒,才能让赌约生效的原因。”

然后张宁停顿了一下,有些扭捏不安,用更加低细的声音说道:

“我与黄绢符旨,乃是缺一不可的!”

董先听了,觉得有些奇怪。

这黄绢符旨,我只看过一次。

看完之后,就交给你了。

我可没拿哦。

再说了。

这收降太平道信徒之事,也一直是由你负责的。

我并没有干涉呀。

你与黄绢,从未分离,何来缺一不可的说法呢?

看到董先目光有些狐疑。

但张宁没空跟董先闹。

她恢复正常,继续道:

“这趟我与郭左军师一同游历董氏各地。”

“一路我也说服了不少黄巾同袍。”

“比如青州徐和、司马俱、丛钱、王营、李条、张饶。”

“扬州陈败、万秉和豫州黄邵等人。”

“原先他们想回乡举事自立。”

“这几年下来,他们也确实举事了。”

“但人多费粮,无保障。情况也不怎么好。”

“所以这次游历,他们也有心想要归附董氏。”

董先听了,不由大喜。

果然这好事都是成双成对的。

张宁见董先高兴。

自己也高兴。

于是她接着说:

“我与和他们通过气了,到时只要有人持黄绢符旨去收编他们。”

“他们便可改换旗帜跟随。”

说完,张宁有些脸红。

她从怀中掏出还带有体温和香气的黄绢符旨。

这份父亲给她的遗物。

一直以来都在她的怀中。

如今她郑重地交给董先。

并细声说道:

“进贤,我交给你了!”

语气略显暧昧。

张宁说完,脸更红了。

然后头一扭,跑回了自己的屋子。

这时蔡琰前来。

正好看到张宁满脸通红跑回自己的屋子。

而董先一手撑着油纸伞,一手拿着黄绢。

正兀自发呆。

女性独有的敏感。

再加上之前张宁大大方方地到董家沟与董先一起守孝。

还有听闻董先就任平城令之时。

张宁也大大方方要求一同前往。

种种过往。

蔡琰明白了。

但她啥也没说。

啥也没做。

默默转身。

回到自己的小屋。

她也需要整理一下。

她也想要一个人静静。

董先发愣片刻。

收起黄绢符旨。

但他脑中还在想着张宁的那句。

带着暧昧的话语:

进贤,我交给你了!

第一,直呼董先的表字。

这之前从来没有。

第二,我交给你了。

这意义双关。

可以指这份黄绢符旨。

如果结合之前的那句。

我与黄绢符旨,乃是缺一不可!

这意思相当明显。

董先有些尴尬。

自己后知后觉了。

还想把郭嘉和她配在一起。

这不是典型的拉郎配吗。

还是月老乱点鸳鸯谱呀。

莫非,这便是张角的遗言。

该怎么办呢?

旖旎的早晨。

在董先、张宁之间拉开一天的序幕。

但对蔡琰和大多数人来说。

八月二十七日,庚午。

并不是那么让人高兴。

比如张让和段圭。

他们被困宫中。

无计可施。

只好带着手中的王牌。

刘辩和刘协。

还有数十人。

一起步行逃走。

一行人从谷门出。

正巧见到黑山师部属正在搬运武库。

有来有往,每刻钟就有数百人之多。

张让、段圭和刘辩、刘协从未想过今天的谷门如此热闹。

而且所见之人,有着赤黄色执金吾缇骑着装的人,正在往来取水。

想必是为救火而去。

但还有更多的是穿着执戟营士这种普通服饰的人。

而且还有推着独轮车,挑着扁担,装满弓弩箭矢的人出入。

这让宦者们有些害怕。

他们知道执金吾丁原已经是何进的人。

而何进已经被宦者所杀。

这往来的人会不会是丁原正在武装前来增援的外部人马呢。

这意图很明显。

自然是要对付宦者啦。

所以张让、段圭等宦者不敢太引人注目。

只想低调通过。

他们有些忐忑。

这刘辩毕竟是天子。

着装就不一样。

虽然事出匆忙,并未带齐天子物品。

但被有心人看见,也是一眼就能认出异样的。

再说一行数十人,如此匆忙,怎么说也低调不起来。

很快的,他们的异常情况被王政安排维持秩序的人见着了。

他看见这数十人虽然穿着不凡。

但却很狼狈。

而且刻意低调。

不想惹事的样子。

完全没有贵人的仪态。

于是维持秩序的人壮着胆子,对着他们大呼小叫。

让他们不要挡住取水救火的道路。

张让等宦者听了,连忙按照王政手下的指挥行事。

他们押着刘辩和刘协。

匆匆出了谷门。

守卫谷门的士卒,只知道谷城门候已经批准执金吾的行动。

并未收到有贵人经过的通知。

纵使见到张让、段圭这些人与常人表现不同。

虽心有疑虑。

但见王政的执金吾别部敢对人家大呼小叫。

于是也就不当回事了。

谁没事找事呀。

再说城内烟火四起。

谁想添乱呢?

万一走水救援不及时。

这执金吾把责任归到城门校尉这边。

那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给自己若来事端吗?

谷城门守卫们都不约而同,颇有默契地将视线转向一边。

队伍中的刘辩和刘协倒是想要示警求救。

但马上被张让和段圭一人一个,捂住口鼻。

刘辩十四,养在道观。

虽位处至尊。

但即位以来。

皆是唯母命是从。

可母亲何太后已从阁道跳下。

如今自己身边只有这些宦者。

自己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不敢声张。

但相对刘辩的软弱。

刘协就有上位者的气度。

他不愿就此屈从宦者的裹胁。

他想大喊,想手脚并用踢打宦者。

甚至还想咬捂住自己口鼻的手。

但无奈。

刘协只有九岁。

还是虚岁。

况且一直养在董太皇太后身边。

身贵位尊。

从来都是动口不动手。

又岂会遇到这等忤逆之举。

又如何与壮年的段圭相搏。

王政与杨凤。

张让与段圭。

两边人做的都是不可告人之事。

都在刻意躲避。

谁也不愿徒生事端。

刘辩与刘协。

谷城门守卫。

两边受制于人,都很无奈。

谁也无法改变结果。

就这样。

张让和段圭。

带着刘辩和刘协。

率领数十位宦者。

出了谷城门。

直奔小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