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隆基的问话,李雄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前只想着加强大唐中央朝廷掌控兵马,进一步削减对各地节度使的依赖。
没想到现在是加强了大唐中央朝廷的兵力了,但是安置却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现在驻扎在长安城的禁卫军中,充斥着大量的大唐开国以来的各级勋贵子弟,用一句形容的话那就是人满为患也不为过。
尤其是太宗皇帝一朝,因为其在位久远,加上连年对外征战,总有各级将领和文臣凭借各项功劳成为勋贵家族。
不然太宗皇帝的天可汗称号,那有么容易获得的,那都是大唐将士用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当然这一位太宗皇帝同样也不吝啬赏赐。
再加上比如五姓七望等豪门贵族,也占据了不少的名额,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虽然不如五姓七望的豪门,比如杨家,陈家等等,传承千年的家族。
出于各种目的,也会将自家的旁支子弟,送入长安城的禁卫军中,以图谋得以发展。
再加上皇室旁系,以及历朝的外戚,同样占据了一部分位置,就算自己不占据位置,也会安排其他人进驻,毕竟谁没有个三亲六戚。
虽说这些人在女帝临朝的时候被清洗了一波,但数量依然庞大 ,而同样的问题,在李隆基登基以后,也同样存在。
所以现在造成了长安城的禁卫军关系,错综复杂的局面,真正能够凭本事进入禁卫军的已经不足一半这还是各方势力共同压制的结果。
毕竟,在各方势力看来,近卫军是给自家子侄锻炼的地方,如果名声臭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这也不是他们想要的。
所以在各方势力的默契之下,对于普通禁卫军的选择,可以说是极其的严格。
所以就只有两条路能够进入长安禁卫军,一便是对方必须拥有长安附近的户籍,而且身高不能低于六尺,并且得仪表堂堂孔武有力,但同样不能有太过明显的缺陷。
其二便是各方势力看好的人,然后进行推荐,当然得到推荐的人,第一条的各项要求可以适当的放宽。
当然,以上要求对于各大豪门世家来说形同虚设,毕竟他们是贵族,当然要拥有贵族的特权。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人员调动的时候,哥舒翰会如此头疼的原因,毕竟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事情,在禁卫军中绝对存在。
之前就让哥舒翰头疼不已的禁卫军的事情,没想到也会落到自己头上的一天。
但是能换计划是自己提出来的,现在人已经到了长安,这时候,李隆基找自己询问对策,其实也并不足为奇谁让自己是发起人之一。
经过一番思考后,李雄试探着的回答道:“要不仿照汉朝设立六军,由皇帝陛下亲自统帅。”
“毕竟把这些人全部打散,在冲入禁军之中,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李隆基听到李雄说是要设立六军的时候,也是喜上眉梢,毕竟这些边疆精锐自己可是亲眼见过的。
如果自己真的能够统帅这些人,作为马上皇帝的李隆基还是十分愿意的,毕竟作为当权者,谁不愿意手底下有一支精兵强将。
“说说你对设立六军的想法。”
李雄见李隆基对自己的提议表现出兴趣,心中稍安,但也不敢大意。
他知道,设立六军并非小事,牵涉到朝廷的权力格局和各方的利益,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开口道:“陛下,设立六军,并非仅仅是为了安置这些边疆精锐,更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军队的直接掌控。
六军可以分别驻扎在长安城内外,形成内外呼应之势。每军设一将军,直接听命于陛下,不受其他官员的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