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抢我儿媳就是不行(2 / 2)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1856 字 1个月前

十七两银子,够五口之家吃用四五个月。三口之家,可以宽宽裕裕过半年,紧一紧,八个月甚至九个月也不是问题。

支吾半天,王用问:“那……这钱谁出?”

方绽反问:“你说呢?”

王用思忖片刻,小心问:“你是说,这笔钱申大人出?”

方绽点头道:“还不止,我岳父会组一个商队随我赴任,所有人一路的吃用,我家全包了,相当于又能多拿二两银子。”

王用再次睁大眼睛。

方绽又笑道:“为了支持大人,临安府所有同僚,如有族人愿随我去的,每个成年劳动力再补贴打井费一两银子。事先声明,这是同僚族人才有的。这费用是余家以知府大人名义出的。”

王用知道,余家就是方绽的岳父家。这一招更加高明,临安府的官员如能说动自己族人,其他人会觉得更加可信。

哪怕是朝廷官员,谁家没有一些日子很难过下去的族人呢?有人去了,就会减轻家族接济的负担,全族人都会感激知府王用。

王用再次沉思起来。方绽趁热打铁:“知府大人,你还记得申大人的《麓川靖安疏》吗?三宣六慰凡新开荒地,免赋五年。五年哪,你想想……还有……”

王用眼睛又一亮,还有?

方绽施施然道:“申大人说了,这次事出有因,所以从临安府挖人。等过些时候,申大人会想法子搞个几万人来,云南四府和三宣六慰都有份。以申大人的能力,你还信不过么?”

是啊,你申大人代天巡狩云南四府和三宣六慰,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王用当即吩咐人研墨,他要亲自拟写布告。

——————

晨雾渐散,羊耳寨不少人家响起大人催贪睡小孩起床的呵斥声。

羊耳寨距离临安府城东十五六里。顾老头在院子里一个劲地劈柴,墙角柴垛堆了老高,摇摇欲晃。

顾嘉跑了五趟,才把水缸挑满。他放下水桶,挂好扁担,轻手轻脚走到柴垛旁,从垛顶抱起新柴放到地上,打算重新整齐堆码。

“放下!读你的书去,这些活不用你做。你爹我还没老,干得动。”身后,顾老头怒声喝道。

顾嘉讪讪一笑,他知道他爹在生气:“爹,你想开点。各有各的缘法,翠莲真的和杨六哥好,你就别为我操心了。”

顾老头固执道:“他杨老二有屁的缘法,抢我儿媳就是不行!”

他咬定杨老二,只跟杨老二怄气,小辈他不屑骂。几十年了,两人见面不呛几句,那才是新鲜事。

顾嘉苦笑:“什么儿媳啊,都没说亲呢。”

顾老头瓮声瓮气道:“大前年我问过翠莲,愿不愿意进我顾家的门,她说只要五哥考中秀才,她就进。”

顾嘉忍笑道:“大前年……那个时候,翠莲才十二岁。”

顾老头道:“十二岁怎么啦?女娃娃成熟得早,早懂事了。”

见顾嘉不吱声,顾老头问:“杨老二家那小子,怎么就跟翠莲好上了?翠莲不是喜欢你的吗?”

顾嘉脸色略微灰暗下来,抬头望了望远处的天边。很快,眼前浮现出六九斋那个清丽秀气的面容,嘴角不禁荡起笑意。

夫人叫她小乙,不知道她姓什么。顾嘉怔怔地想,手上的柴块停在半空。

顾老头发觉异常,没说什么,低头抡起斧头。村里有传言说,中秋过后,杨老二就要向翠莲的父母提亲。

顾嘉想要拿到秀才功名,至少得等到明年四月。输给杨老二这个老冤家,让他很不爽。

回过神来的顾嘉,也不知道是不是忘了父亲的问题,淡淡道:“爹,我有喜欢的人,孩儿的婚事,等中秀才再说。对了,听说城里贴了布告,跟着申大人去缅甸司安家落户,可以拿十几两银子呢。”

顾老头显然也听说了这事,道:“你去一趟城里,仔细看看布告怎么说。摘几个大石榴,挑些好的灯盏花,给兰仙人和申夫人送去。”

顾嘉道:“今天不用进城,会有官差骑马到各个寨子里贴布告。刚刚挑水,听三嫂说杨柳庄昨天暮晚敲锣打鼓贴好了,可惜三嫂识字不多。说官差今天一早会来咱们寨子。”

杨柳庄在临安府城与羊耳寨中间。顾嘉三嫂娘家是杨柳庄的,她昨天回娘家,天黑回到羊耳寨。

顾老头道:“嘉儿,我看申大人龙目剑眉,燕颔额横,纹起火焰,印骨清奇,此面相乃公侯将相之品。他此番率军轻入缅甸木邦,大有深意。你三哥会造拱桥,你三嫂织布手艺也好,可匠人历来身份低微,申大人却重金礼聘。你三哥跟了他,你觉得会不会有出路?”

顾老头曾有秀才功名,可五儿一女只有老五读书成器。顾嘉能入申夫人和兰仙人法眼,他遇事也开始会问问五儿的意见。

顾嘉缓缓点头:“爹爹说得对。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如今申大人需要用人,我们老顾家添块炭,总归是不负了申夫人的恩德。”

顾老头扔下斧头,提起木盆舀水洗手,边洗边道:“嘉儿,等布告贴好,你去把你三哥三嫂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