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了“元妃省亲更衣”的戏,转天过来,剧组又把这里布置成“秦可卿灵堂”,拍摄秦可卿死后宁国府为她搭设灵堂的情节。
原着中说道: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所以,“秦可卿的灵堂”其实是有两处,第一处设在了大厅上,请的是僧人超度亡魂;第二处设在天香楼上,请的是道士打醮。
而剧里是分开拍这两处灵堂的,这第一处灵堂就是在这“体仁沐德”的院落里拍的,第二处灵堂则是在京城的白云观拍的。
白云观的第二处灵堂以后再说,现在先说这“体仁沐德”第一处灵堂的拍摄情况。
“体仁沐德”昨天刚办完喜事,今天又开始办丧事,这种离奇荒诞的事情,也就是在剧组才会发生,演员们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
喜事的场景不好布置,这个丧事的场景布置起来却更是麻烦。
院里要搭一个灵棚,还有大量的白灯笼、戳灯,正厅中的灵堂还有灵幔、灵柩、供桌、供器、祭幛、挽联等等。
这些东西,只有少部分能买到,大部分都得让道具组和美工组来做,这些多才多艺的人用木头、泡沫塑料做成这些道具,喷上漆或者蒙上白布,又做了好多的纸花。
这一场景里易燃物太多,而且还得烧纸点香,火灾隐患很大,牛有亮为免出现意外,买来了很多灭火器,还特意成立了消防组,一共六个人,不干别的,就专职负责巡场查看消防隐患和及时灭火。
这场戏的准备可以说是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花了四五天才布置妥当。
到了正式拍摄这天,剧组又通过当地领导协调,请来了当地寺庙里的真正的和尚、尼姑,他们在灵前念经、按方位绕灵,那是真的按旧时传统来的。
所以,为什么这段拍出来的效果看起来特别的真实,就是因为僧人是真僧人,念经念的也是真经,虽然是拍戏,但这些都是真的。
灵堂中,除了拍摄僧人们怎么超度亡魂,最重要的就是王熙凤哭灵,以及秦可卿的小丫头宝珠披麻戴孝的镜头。
邓洁的演技相当不错,在剧组里算是演技最好的几个人之一,大家对她这一段戏的表演也都不怎么担心,果然,邓洁酝酿了一小会儿情绪,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这哭戏向来是最考验一个演员演技好坏的,比如说陈小旭一开始演林黛玉的时候,就不会哭,越是想哭,往往越是哭不出来,后来演的多了,才像是真的林黛玉,随时都能掉下眼泪来。
王导喊停之后,大家纷纷夸赞邓洁哭的好。
跟组的民俗专家邓云祥老师,却皱着眉头说道:“凤姐哭的不对!旧时的妇女哭灵不是这样哭的,应该是一边哭一边说话,就像对着死者说话那样,而且这说话还不能是像平常说话那样,而是拉着调子就像唱歌一样,差不多就是古代挽歌的那种意思。”
本来邓洁收了眼泪,还有点小得意,邓云祥老师这话一出,立马就把她给整不会了。
如果是一边哭一说话,那还没什么难的,可是这说话还得跟唱歌一样,这怎么整?
邓洁扶着供着灵牌的桌子,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应该怎么一边哭,一边唱着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