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房玄龄、杜如晦的疑惑,程咬金说要先礼后兵
“你们听说了吗?李元吉那个混账,居然不是李渊的亲生儿子。”
在一处田间,一名身材比较矮小的中年男子,扛着一把锄头,对着遇到的其他三个农民说道。
“小六,现在谁还关心这个啊。”
“你难道不知道,官府发的邸报,说红薯亩产能超过五千斤。”
“五千斤红薯,一家人一年都吃不完。”
“就是,现在谁还关心李元吉是谁生的,反正都已经死了。”
“我们要赶紧按照邸报上讲述的方法,多多的种植红薯,这样以后我家那几个混小子,就再也不会挨饿了。”
小六的话刚说完,另外三个农民就开口了。
就像他们说的一样,现在大家都在忙着致富,谁还会关心这些流言。
“红薯真的能亩产五千斤?”
小六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他因为个子小,并不适合种植农活。
平日里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
这次遇到了一些神秘人,找到他传播李元吉身世的消息,居然给了他十枚铜板。
所以小六在到处去传播。
“千真万确,隔壁村的二狗,上次跟着刘武周去攻打高墌城,被俘虏了。”
“皇上不仅没有杀他们,还叫他们种植红薯,他在西秦之地,可是亲眼见过。”
“回来之后,他家里的三亩地都种上了红薯,再过两个月,就能大丰收了。”
“就算是敞开肚皮吃,也能吃三年了。”
“小六,你也赶紧回去种一点吧。”
毕竟是同村的,虽然知道小六的德行,但还是忍不住劝说一句。
三名农民说完,就直接走了,他们要赶去种地。
只留下原地呆懵的小六。
“也许,我也该回去试试了。”
要是能亩产五千斤,即使他的力气小,但种植一亩地的能力还是有的。
有了五千斤粮食,谁还为这十枚铜板卖命啊。
同样的事情,在太原的各个角落里发生。
很多去传播李元吉身世之人,他们不仅没把自己的谣言传出去,反而更加关注起红薯的事情来了。
一处茶楼里,房玄龄、杜如晦、殷开山三人坐在一起。
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忧愁的神色。
“老房,你说为啥会这样呢?”
他们本来是来帮助李渊挽回民心的。
甚至不惜败坏李元吉的出生,把李渊摆在受害者位置。
本来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大街小巷都在传播李元吉的事情。
但很快,太原居然大量发行邸报,讲述了红薯的事情,一下子就把太原百姓的注意力转移了。
“长孙无忌那小子,我也了解,虽然有些本事,但他应该还没那个能耐。”房玄龄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也许,只是歪打正着吧!
“老杜,你说他们亩产五千斤的红薯,会是真的吗?”
现在大街小巷都再传红薯的事情,搞得他们都有些怀疑了。
“切,亩产五千斤,又不是挖石头。”
“要是能有亩产五千斤的粮食,大家还去打什么仗,在家种地不好吗?”
杜如晦还未回答,殷开山就很是不屑的说道。
他们当初之所以跟着造反,还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如果都能丰衣足食,谁还会去冒险干掉脑袋的事情。
“长孙无忌虽然年轻,但为人却很稳重,不像信口开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