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节 各路人马(中)(1 / 2)

临高启明 吹牛者 1559 字 9个月前

平民军官里象潘达、游老虎这样的――或者掌握专门的技术,或者射击精确,或者肉搏精进,敢打敢杀,在陆军里还有一定的地位,其他的虽然靠着对军事的狂热都当上了连长之类职务,但是在军中的发言权很小。除了魏爱文靠着自己当初出色的表演才能用“政治工作”这个法宝登上了政治部头头的位置,算是这伙人当中职位最高的。张柏林靠着自己对大炮的狂热,利用陆军现阶段的火炮主要前装炮,应愈这个前现代化炮兵作用有限的机会,向林深河苦学前装炮的射击、操练和战术使用,才在陆军的炮兵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这两个人也自然成为了青年军官俱乐部的头头。因为年龄的关系,这个俱乐部后来被称为“80年党人”。“80年党人”胸怀大志,基本上符合:热血的青年、闪亮的马靴、年轻的军官、雪亮的刺刀这四大定律。他们满脑子都是德军在哈尔科夫的反击战,“春季觉醒”,个个都幻想着佩戴着橡树叶双剑铁十字勋章,穿着雪亮的皮靴,笔挺的马裤站在虎王坦克上指挥千军万马前进。

现实却是:他们穿着没有线条的极简约版的灰色棉布军装,布肩章软软的趴在肩上,武装带――除非是自己带的私货,象魏爱文这样的,否则就是本地制造的。样子不怎么样不说,一旦沾上水还会散发出一股动物皮革的臭味。军服上没有一点装饰物,有些人参加过博铺的保卫战,算是在袖子上装饰有袖条。

平日里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带队操练――没有坦克,也没有闪电战。清晨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自己的连队下操场,在此之前,他们自己已经在教导队里被陆军中的前PLA的老兵们操练个够,然后是由几位戴着眼镜的历史爱好者拿着挂图来教育全体陆军军官们,十九世纪的陆军是如何“排队枪毙”的,军队基本战术和使用的作战队形。这上面所有人的水平是一概平等的,不管你是前职业军人还是21世纪的眼镜男,但是学习之后的效果说明职业水准这个东西要被超越是很难的――职业军人带的连队在操练成果上明显好于80年党人。

在新时空选择了军人生涯的穿越众们感到自己在异时空的武力值和在原来的时空一样的烂,统御值略有上升,要体现王霸之气明显没戏。而军队的一切来得都是很艰难,不论是士兵的衣服、鞋子还是武器弹药,全要仰仗计委排得满满的计划进度表。每一支步枪,每一门大炮都要争取,训练用的弹药要点着数用,发口粮的时候精确到每个人的每条鱼。

士兵们显得很笨拙,捏锄头的手要适应武器不是一朝一夕,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更是漫漫长路。一个最简单向右看齐就要教上一天。练兵场上操练一天下来,嗓子喊哑了,喉咙渴得冒烟,连胳膊都打人打得酸痛了,自己的连队还是连个基本的队列也走不下来。

下操之后还要下连队检查内务,和士兵交流谈心。然后是每周雷打不动的五公里拉练,每个月都有的“支援建设”――执委会的思路和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罗马人完全相同,认为军人的参加社会工程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劳动力还能锻炼军人的体能。

大家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陆军,至今不过一个团的规模,自己也才是个连长。还根本不受重视,这和他们要当“二十岁的上将”,指挥千军万马的伟大理想相去甚远。

现实教育了80年党人们:一支强大的军队是要亲手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靠着盗版“发明”一二种新式武器,告诉手下有几种新战术就能天下无敌的。

80年党人的军国主义理想就这样破灭了,青年军官俱乐部应运而生了。

俱乐部的宗旨就是建立一支空前绝后的大陆军,大致来说就是部队规模象苏军,装备和制服象二战德军,后勤补给和火力象美军。

但是穿越集团以海南为主基地和面对的战略局势,使得执委会和军方采取了一种以海军为建设重点的建军思路。陆军的规模被压缩在仅能控制全县和保卫基地的水平上。陆军的规模包括教导队和辅助部队在内,不超过三千人。

军队的规模太小造成的问题正如魏玛共和国的时期的小陆军一样,军官位置少,高级军职尤其少。升职和晋衔变得极其缓慢。海军已经出现了土著的舰长和海军上尉。陆军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土著的上尉连长出现。这种现象使得80年党人心里很不舒服。土著现在都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上尉了,那以后出了土著的海军少校,岂不是在军衔上还压过自己一头?

魏爱文在台上慷慨陈词:“……我们的环境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陆地上有大明和建奴、海上有郑芝龙、刘香和各式各样的外国强盗,可是我们的陆军现状呢?”他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状,“区区十几个连的规模,连一匹列入编制的军马都没有!大炮靠人拉,弹药靠人背,机关枪连个影子都没有!”他喘了口气,“执委会经常说,为了经济建设军队要忍耐。我们的确是忍耐了――没有半点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