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第一封信件(1 / 2)

临高启明 吹牛者 1516 字 6个月前

一夜太平无事,第二天营部开会。谭双喜虽然一直打哈欠,但也得参加。本次会议属于军官和军士全体到场的“扩大会议”。果然和马上士所言,会议上先宣布了全营三个月休整和部队即将开始整编的命令。因此会有较多的人员调动。

“你们的通讯地址都要确保有效,有可能随时会有新的命令发来。”

同时宣布了自愿退伍申请条件,谭双喜看了下一共三条:服役期间有累计二十四个月的海外部署;累计战伤三次;年龄三十五岁以上。

“除了这三条之外,家庭确实有困难需要退伍照顾的,也可以提交申请。由总参政治处负责审核。一事一议。”林福补充道。

马上士自然是达标的,其实仔细一算,营里不少人都够格。谭双喜知道自己想退这回也可以申请。不过就此回他并不甘心。他不想马上士那样家里有产业可以经营,虽说以他的级别,只要拿下乙类文凭,很有可能会派他去地方上当个“干部”什么的。但是收入待遇哪有在部队干好。特别是这次大陆攻略,部队除了原本的军饷之外增发“战时津贴”,收入是过去在驻地时的好几倍。

开完会,谭双喜原想回排里安排一下,又被营长叫住了开了个小会,与会者是专门挑选出来的各连军士。

这一次,主持会议的还是林福,但真正的主角是一名他不认识的总参政治处军官。会议内容很简单:军士们两人一组,去连里阵亡士兵家里送阵亡通知书和遗物。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可能会占用大家不少时间。希望大家要秉承耐心、细心的原则,逐一将遗物和通知书送到位,彰显人文关怀……”

谭双喜完全没有听明白军官后半截说的人文关怀什么的,他已经完全懵逼了。

“难办啊!”谭双喜已经不知道第多少次重复这句话了。下意识地去掏口袋里的烟,屁股下的震动让他猛然醒悟到自己是在城铁上――车上禁烟,又把手缩了回去。

从上车开始,他已经把任务手册上的几句话翻来覆去看了几百遍,还是想不出来该怎么开口说出:“您的儿子/丈夫死了”这句话。

“难办啊!”谭双喜的临时搭档中士张来才也跟着嘀咕了起来,“这算什么任务!”

张来才是本排的“排军士”,所以这活也跑不掉了。他的牢骚并不仅仅为了任务难办,关键是还耽误了“好事”。他原本已经和以前相好的一个“黄票”约好了,晚上在东门市吃上一顿,然后共赴巫山。接了这个活计,巫山去不了,整个临高都得跑一遍,至少也得两三天功夫。从营地门开始就在嘀咕。

“任务就是任务,有啥好说得。”谭双喜虽然也是满腹牢骚,但是很看不上张来才猴急的就要找女人的模样。

张来才没再嘀咕“耽误事”之类的话了,只是有些忧心忡忡,他看了眼放在行李架上的两个鼓囊囊的军用背包,压低了声音对谭双喜说:“老谭,这里头有好几个除了‘光荣勋章’之外什么没有,抚恤金只能按照最低的来,家属会不会有意见,闹事啊?”

“闹事?”谭双喜一直没往这个方向去想,没有反应过来。对啊,还有这么一个难上加难的问题呢。他不由得摘下军帽,狠狠的在头顶挠了几下。为什么要摊上这么个倒霉任务?晦气不说,主要是开不了口,这任务,比攻山头阵地都困难。

“不至于吧。当兵打仗,生死都是命,有什么好闹的。要在大明,他们敢闹吗?”

“这不不是大明吗?家属有不满,总不能不让他说吧?”

“可是跟咱们闹腾有啥用啊。”

“那也不叫闹事,最多叫有意见。”谭双喜告诫道,“用词要注意!家属有意见,我们说几句劝慰的话就是了。说了什么难听的,就当耳旁风――人家总归是死了亲人的,担待一点吧。”

“这我明白。这不政策也不是我们定的嘛。”

“你想明白这个就行了。咱们去送遗物是执行命令,不是解决问题去得。”谭双喜说,“有意见,咱们听着回来反映就是了。”

“唉,休假多好的一桩事。”张有才又开始唉声叹气了,“弄得多丧气!”

谭双喜没理他,目光落在车厢对面的空座位上,已经过了早高峰,这会大家都在做工种田上学,除了他们两个只有几个商贩和打零工的。有个小贩缩在车厢的一角打着瞌睡,扣着脸上的草帽,随着车厢的摆动而摇动,几次都快掉了下来了,又被他推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