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多用几条鱼,总能吃掉鱼饵了吧!(1 / 2)

嗯,这个福原良太提出的要求,似乎很合理。

但萧诚总觉得有些透着诡异。

太顺利了!

这个人的工作效率未免太高了吧!

萧诚仔细想了想,对方表现出了哪些特质呢?

能够有条件每天看到重庆的主要报纸,

然后,还有很强的行动能力,在看到报纸上暗语广告的两天之内,前往《新民报》报社,刊登回应的暗语广告。

这说明,这个人应该就在重庆主城区常驻。

这也就算了,他还有使用电台的条件!

这一点可是很难做到的,否则,萧诚也不会派人冒险带电台前往重庆了。

萧诚觉得,福原良太能使用电台,只有两种情况。

要么是在重庆搞到了一部电台,藏于某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

这说明这个人在重庆很有门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直接使用军统的电台!

军统的电台,管理是很严格的。

福原良太在报纸上回应的电台频段和时间段,代表着什么?

他并不是设法偷偷使用一次电台!

而是能够有条件在每天的固定时间使用。

如果是这样,就代表着他已经在军统内部有着不低的地位,有足够的借口和理由使用电台,还不必进行交待。

萧诚用密电对他传达了调查陈公馆人员资料的命令之后,仅仅过去几天,他就有了初步调查结果。

陈家兄弟俩的资料,恰恰是最好搞的,知道的人很多,作为一名身在重庆的军统特工,要弄到他们的照片和资料一点也不难。

可是,陈家的下人可就不一样了。

这些人的资料基本上没有现成的可以弄。

照片得去拍吧,个人资料要么直接去套,要么找到他们的档案。

陈公馆下人的档案,要有也应该在中统,军统怎么会有?

至少明面上不该有,否则陈立夫怎么能睡得安心?

也就是说,就算军统有,也不该是普通军统特工能看到的!

萧诚虽然通过密电下达了命令,但根本没有指望对方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多少,这也不是一个短期任务。

可是,偏偏对方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拿到了初步调查结果。

如果是真的,那就说明这个福原良太在重庆能动用的资源不少。

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了!

自己没有在上次的命令中,直接告诉他应该把查到的资料送去哪里,那完全是因为没想到他能这么快查到结果。

他既然查到了,正确的操作,应该是通过密电请示自己将资料送到哪里。

这样一个有门路有手段的人,完全应该有能力将获取的情报送出来!

可是,他是怎么做的?

要求自己派人去重庆和他接头!

这,很可能是一个圈套!

就此放弃这条线吗?

似乎有些可惜!

如果不放弃的话,还能怎么利用呢?

萧诚在办公室来回踱步,思考着对策。

如果是普通的特工组织,发现接头可能是圈套,为了避免增加新的人员损失,肯定会取消行动。

可是,自己是什么人?

接头而已!工具人有的是!怕什么损失!

如果自己所料不差,这所谓的接头,是为了诱捕自己派去的人,那就让他们诱捕好了!

要钓鱼,总要撒点鱼饵!

鱼随便你们钓,多钓几条也没关系,这鱼饵总能吞掉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