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主之争(2 / 2)

这一次没有了藩王拖后腿,在登基几年后,就派儿子,也就是现今的太子,出兵灭了他之前就一直想攻打的敌国,将其纳入了熙朝的板块。

可以说,如今是国泰民安,是个名副其实的开国盛世。

周家作为一个传承几代的富裕家族,自然是枝繁叶茂,各种嫡系旁支的人众多。人多了,自然是非就多。

每一代都会为了争家主之位,斗的头破血流。什么阴谋诡计互相陷害的事层出不穷,甚至买凶杀亲的事都有发生。毕竟家主之位不仅是单单一个话语权,而且还是巨额财富的支配权。可以说,做了家主,所有的钱财都到了自己名下。

到了周爷爷那一辈,周爷爷做了家主。中间的手段自是不提。周爷爷是个杀伐决断的人,在坐稳家主的位子后,就将旁支的所有叔伯兄弟都赶出了定州地界,且不许他们在周边府城定居,更不许他们再制作瓷器。

自然是有人不服的,周爷爷又铁血镇压了一番,除掉了几个闹得凶的人。又给了剩下的人一些甜头,虽然不能再做瓷器,却可以低价从周家买货,去他们定居的地方售卖。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留在定州老宅的,只有周爷爷和他的妻子和三个妾室,以及妻妾所生的四子两女。

周爷爷是个掌控欲很强的人,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选定下一任家主。一直到他年老,无力再掌管家业,才想选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彼时他的两个女儿都早已出嫁,一个嫁在定州本地,一个嫁入了京城。两人都选择了商户之家。

毕竟那时候局势还不明朗,商户的地位并不像现在这么高。官宦子弟和读书人家并不愿意和商户结亲。

因为周奶奶管家很有一套,对妾室很有手段,三个妾室中一人生了个女儿,一人生了个儿子,其他的孩子都是周奶奶所生。

也就是说四个儿子里只有三房是庶出,还有小女儿,也就是嫁入京城的是庶出。

彼时四个儿子的孩子也都长大,总共十一个孩子生活在老宅里面。

长房最大的孩子都已经成亲有了自己的孩子。

原身是二房的长子,算是嫡支的嫡长子。二房除了原身还有一个嫡出的女儿和庶出的儿子。原身的母亲也是商户之女,只可惜身体孱弱,在周子安还未成年就已经病逝。原身的父亲没有续娶,身边除了原配的陪嫁伺候,还纳了两个妾室。

周爷爷这个时候已经年迈,他想选择自己看好的子孙做继承人,可形势已经不可掌控,底下的儿子孙子为了家主之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斗。

都是在这大院里长起来的人,手段自然不会温和。在大房全家掉下了山崖没一个人活命的时候,周爷爷被刺激的直接咽了气。

周爷爷不在了,争夺家主之位的事情却还在继续。

原身的爹以给自己大哥报仇的名义,将四房所有的成年男子都送入了大牢,四房自然没有了再争夺家主之位的可能。

三房想出手下毒,被原身将其两个儿子的腿全部打断。又将自己这个唯一还在家中的叔叔赶出了周家老宅。

之后更是将想自己做家主的周父幽禁在庄子里面,和妾室一起不得见外人。但伺候的下人还是安排的很周到。也就是说,周父和周母除了不能出门外,生活上还是不错的。

做这些事的时候,原身的妹妹是个女子,并不出头。但原身的庶弟周康帮了原身不少的忙。就连周父对原身耍手段也是周康发现并及时告诉周子安的。

这个庶弟是周母陪嫁丫鬟所生,从小就和原身更亲近一些。在原身母亲病逝后,二房的后宅都由陪嫁丫鬟也就是庶弟的生母打理,原身自然和庶弟感情好了一些。

在其尽心尽力的帮原身坐上家主之位后,原身对这个庶弟也很是照顾。将自己的妹妹嫁去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本族子弟家中后,将庶弟留在了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