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个学期,这些孩子便开始跳级了。
这就造成了,准备联名反对的家长们,前脚刚写好倡议书,后脚便被告知,一年一班已经重新变为30人班级了。
家长们:……很好,很强。
就这样,这十个孩子以每学期一次跳级水准,成功地拥有了许多曾经的同班同学。
可以说,每三个看见他们的学生,都能吹嘘一番:
看,那就是我以前的同班同学!
别人都是桃李满天下,这十个孩子倒好,是同窗满天下。
上课从不听课,自己闷头写一些难度颇高的题目,一到学期末,就成群结队地去向老师申请跳级考试。
就这么一路学一路跳,等纪若初十岁这年,小i班的十个孩子已经全部进入京都中学,成为那一届年龄最小的初中生了。
反观先前的学生,最慢的甚至还在上小学四年级。
一开始,纪墨琛夫妻也十分担心自家闺女这么跳级是否吃得消,为此,老父亲还十分苦口婆心:
“若若啊,咱家不需要你来光耀门楣,咱不急,慢慢学,慢慢学昂~”
结果一转头老师就通知他:纪若初同学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跳级。
夫妻俩:……
这就算了,一直勤学苦读的纪若初似乎担心自己长久坐着学习会导致四肢退化,便向夫妻俩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武术?”
“昂!”纪若初悠闲地喝了一口汤道,“江爷爷说他有个好友是开武馆的,问我有没有兴趣去。”
“不是,闺女。”纪墨琛急了,“你就是想锻炼身体咱也不需要去武馆这种强度大的地方啊,
这样,爸爸给你报个羽毛球?还是排球?咱意思意思,达到锻炼的效果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