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直!出来!”
本来还在学堂内走神的法正,一听有人叫自己,赶忙兴奋的转头望去。
“师父!”
说话间,他已经跑到了张天面前。
“你小子不好好学习,在这打盹呢?”
“师父,你不知道啊,这些都是小孩子学的,我早就会了!”
确实,以法正的天赋和能力,不应该还在这种初级班学习啊。
“凭你的本事,怎么还没混到谋院去?”
“我的好师父哎!你可别说了,这不都得怪你!”
“怪我?”
“当然!本来我在谋院学的好好的,自从你走了没几天,蔡院长突然找到我,让我来他的文学院学习。”
法正的话让张天有些摸不着头脑。
“为啥?”
“我也不知道,反正蔡院长原话是,学好军略是其次,学好伦理道德和做人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只会向张元德那样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好色之徒!”
“咳咳!其实蔡院长说得在理!”
“在理什么啊,这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师父,你把我带走吧!”
张天思考再三,觉得将法正扔在这里确实浪费人才。
他不像陆逊那样岁数小,最基本的知识还没学全。
法正现在如果能多几次实战经验,其实已经和徐庶这小子差不了多少了。
“走吧,以后跟着我。”
“真的?”
“都答应过你了不是吗?不过你得去和蔡大儒说一声,免得到时候他找不到你人,还以为你丢了。”
“好好好!”
说完之后,法正便屁颠屁颠的跑走了。
没几分钟,他又屁颠屁颠跑了回来。
“答应了?”
“嗯嗯嗯!”
“走吧。”
“去哪?”
“工学院。”
其实煤炉这个东西真没什么难度,对于马钧和蒲元来说和过家家差不多。
外层用铁皮箍一圈,底下再横上几根铁柱。
当然,这些材料得能够经得住火烤。
外壳弄好之后,里面再包进一层内丹,两层之间用点黏土填充起来隔热,防止外面铁皮太烫造成危险。
最后再通上一个圆柱形铁管排气就行。
可就是这一根排气管,就让蒲元和马钧掉了好多头发。
“德衡,你说这根铁管是干嘛的?”
“我他娘的也想不通啊!”
就在二人讨论的时候,张天恰好从门外走了进来,笑着解释道。
“这个就是刚刚跟你们说的,防止煤气中毒的设计。”
“煤气中毒?”
“就是一氧化……就是石墨烧出来的有毒气体。”
“原来是这样。”
“这叫烟筒,将这东西通到房间外面,燃烧石墨产生的有毒气体就会顺着它跑到室外,这样房间里的人就不会中毒了。”
蒲元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怀疑。
“元德,不是我不相信你,这样真的管用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
对于煤炉这种东西,张天有着十足的把握。
北方天气寒冷的时候,农村里不都用这玩意取暖?
即使后来出现了电暖炉和空调,煤炉也与他们并用了很久才算是大面积的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
中国人对煤炉的情有独钟,一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就能够很好的印证。
“放点石墨进去试试!”
张天迫不及待的对马钧和蒲元说道。
两人也不含糊,很快便拖来了一堆,这东西在工学院有的是。
在几人的一番捣鼓之下,底下的煤炭终于被点燃。
马钧皱了皱眉头,看向张天。
“元德,你这煤炉也不管用啊?虽然暖和了点,但火烧不起来。”
张天同样觉得这个效果和自己预期的差了不少。
他突然灵机一动,又想起一个东西,赶忙对蒲元说道。
“蒲元,按照我画的图纸。”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子上的纸和笔勾勒起来:“去给我打几个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