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营中之后,刘贺把李子晴安置妥当之后,唤来陈近光。
陈近光在对刘胥作战时领了一路兵,斩将杀敌立了军功,又是刘贺在昌邑时的家臣,做护卫这些时间一直尽职尽责,刘贺对他的信任度很高。
刘贺跟陈近光拉了一会儿家常后,直奔主题。
“此次平叛,你功劳不小,朕明日召开封赏大典,封侯名单上,有你一个!!”
陈近光心中大喜,跟着皇帝混,为的就是封侯拜相。
拜相,他的资格不够,那得熬很久之后才有可能。
封侯,他的资格也不够,高帝白马之盟明确有言,非有功之臣,不得封侯。
时代在发展,一百多年来,封侯的条件跟当初比,没那么严格了,但也不是轻易就能受封的。
他这一场仗下来虽然立了功,但他期望不是太高,封个将军,再熬点资格就好了。
听皇帝许诺个侯爵,那可真是……
“臣多谢陛下厚恩,陛下厚待臣,臣九死难报也!”
侯位难得,因此,陈近光只说感激的话,可不敢去推脱,他是了解刘贺脾气性格,没那个必要推辞。
“嗯,朕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做!”
“陛下请吩咐。”
“朕打算派你去西域一趟,联络常惠,一边协助他处理乌孙事物,一边共同寻找棉花种子!”
陈近光一呆,“陛下,臣还要贴身保护陛下!”
刘贺手一抬,“朕交代的这件事情,比保护朕的安危还要重要,朕给你两千精兵,一路上多带粮草辎重,多准备衣物,准备好了就早点出发,争取在春天,带着棉花种子赶回。”
陈近光见刘贺已经打定了主意,也就没在坚持留在皇帝身边的想法,听话的臣子才是皇帝最喜欢的臣子,那跑一趟就跑一趟吧。
“陛下,这棉花种子是什么?臣从未听说,万一带回来错了?”
刘贺形容了一下棉花的样子,讲了棉花的用途等等,他是农村人出身的,对棉花还有浅浅的记忆,刚好派上用场。
之所以想到陈近光这个人,还是因为棉花非常重要。
到唐朝时,杜甫有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