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倾城欢迎一路那几名,出气多进气少的精修水利人员,就被身旁的两名侍卫给抬了起来。
双脚离地的那种抬。
一众清修水利人员被吓了一跳,惊恐的尖叫道:“你们要干什么!?快放开老夫\/我\/在下\/俺!!!!”
抬着他们的将士根本没理会他们,直接把他们塞进了马匹旁边的竹篓里。
一众大老爷们:……
突然就像回到了几十年前,自家奶奶上山采野菜,背篓里也要装上他们的时光。
表情生无可恋。
萧倾城对其余人点了点头,:走吧。
萧倾城能想到这种方法,还是因为瘦了后世挂斗子摩托车的启发,就是民国时期,各军方最常见摩托车旁边带个小坐斗的那种车。
虽然这不是靠汽油发动的摩托,而是靠自给自足发动的马匹,这么挂着斗子很有可能并不算平衡。
但如果挂两个斗子就实在太沉了,马根本跑不动。
且马不用汽油,而是有自我意识奔跑有一点好处,就是马能自我调整重心。
和人一边肩膀上跳着扁担也一样可以好好前行不摔倒一样,马也可以。
这种方法丢人归丢人,几乎一路上碰到任何人,都得回头瞅这些坐在大竹篓子里的大老爷们一眼,但速度却加快了许多。
若是用马车绝对不可能有如今这速度。
萧倾城而言,这种方法很好,可对于这些搞水利工程的人而言却一点都不友好了。
整个篓子就那么一丁点儿的地方,又不能让他们把脚伸出去缓解,一坐坐一天的情况下到了晚上脚麻的都已经不会动了。
可萧倾城一个当皇帝的自己还骑着马,每天又这么迁就他们,他们要是再提出来停下歇一歇,让脚麻缓解一下,就有些不识好歹了。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得把脚控在墙上一宿,第二天早上脚才能消肿,否则连着好几天不控脚,脚都能肿到发亮。
一行人走了半个多月,这些人都是能骑马就骑马,不骑马在做背篓,速度倒是也很快。
等萧倾城他们靠近黄河沿岸,看到如今黄河两岸景象时,那些原本在心里还有些抱怨的水利工程人员再也心生不出一点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