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僧很高兴地离开了郡侯,立刻对孙悟空说:“贤徒啊,这次的功德果报,真是超过了救比丘国儿童的功劳,都是你们的功劳。”沙僧说道:“比丘国只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怎么能和这场大雨相比呢,弟子暗自赞叹大师兄的法力,他的慈悲广布天下。”八戒笑道:“师兄你的恩德也很大,做了很多好事,只不过仁义都表现在外面,心里却有坏念头。跟着老猪走,就会被你作践。”悟空问道:“我在哪里作践你了?”八戒说:“已经够了!够了!常常给我捆绑,给我吊起来,给我煮,给我蒸!现在在凤仙郡施行了恩惠给万万人,就应该住上半年,带着我吃几顿自在的饱饭,可你却一直催促我们赶路!”唐僧听了大怒道:“这个傻瓜,怎么只会想着吃!快走!再不准吵嘴!”八戒不敢说话,嘟嘟囔囔地嘟嚷着,带着行囊,打着哈哈,师徒们继续上路。此时天色如梭,已经深秋。只见:
水痕退去,山体变瘦。红叶纷飞,黄花盛开。霜天清晰,夜晚更长。明亮的月亮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每个家庭都有炊烟和夕阳,每个地方都有湖光和寒冷的水。白色的花朵,茂盛的红蓼。橙黄色的柚子,绿色的柳树凋零,黄色的谷子长势繁茂。荒村中雁儿飞过碎落的芦花,野店里鸡叫声收摘着扁豆。四个人走了很长时间后,又看到城墙的影子。长老举起马鞭,远远地指着说:“悟空,你看那里又有一座城池,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悟空说:“你我都没去过那里,怎么知道呢?我们走到边前问问人吧。”
话音刚落,忽然树丛中走出一个老者,手持竹杖,身着轻便的衣服,脚穿一双棕鞋,腰间系着一条扁带。唐僧急忙下马,上前打个问候。老者扶着竹杖回礼道:“大师是从哪里来的?”唐僧合十道:“贫僧是东土唐朝派来拜佛取经的。现在来到宝方,看到城墙,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特来请教老施主。”老者听了,口中念念有词:“有道禅师啊,我这里是天竺国下辖的玉华县。县中的城主是天竺皇族的成员,封为玉华王。这位王非常贤明,专门尊敬僧人和道士,非常爱护百姓。如果老禅师去拜访的话,必定会受到重礼。”三藏表示感谢。老者转身穿过树林离开了。
三藏转过身对徒弟们讲述之前的事情。他们三个很高兴,扶起师父骑上马。三藏说:“路程不远,不需要骑马。”四人于是步行走到城边的街道上观看。原来那边关厢是个繁华的地方,人们生活富裕,生意也很兴隆。从他们的声音和相貌看,和中原地区并无差异。三藏吩咐:“徒弟们要小心,切莫放肆。”八戒低着头,沙僧掩着脸,只有孙悟空搀着师父。两边的人都过来围观,齐声叫道:“我们这里只有降龙伏虎的高僧,还没有见过降猪伏猴的和尚。”八戒忍不住,捂着嘴说:“你们有没有见过降猪王的和尚?”街上的人吓得跌跌撞撞,都躲到两旁去了。孙悟空笑道:“傻瓜,快别装腔作势了。小心地过桥。”那八戒低头笑了笑。他们过了吊桥,进了城门,又看到大街上的酒楼和歌馆,热闹非凡,果然是神州的都邑。有一首诗作为证明。诗曰:
锦城铁瓮万年坚,临水依山色色鲜。
百货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帘。
楼台处处人烟广,巷陌朝朝客贾喧。
不亚长安风景好,鸡鸣犬吠亦般般。
三藏心中暗喜道:“人们说西域各国,我们还没有到过那里。仔细观察这个景象,和我们大唐并无两样!所谓极乐世界,肯定就是这里了。”还听说,白米只卖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真是五谷丰收的地方。
行了一段时间,他们终于到达了玉华王府。府门的左右有长史府、审理厅、典膳所和待客馆。三藏说:“徒弟们,这里是王府,请我进去和王子验明来意再行动。”八戒说:“师父进去,我们是否可以在衙门前等候?”三藏说:“你不看见门上写着‘待客馆’三个字吗!你们都去那里坐下,看看有没有草料,买一些喂马。我见了王子,如果给斋食,我会来叫你们一起享用。”悟空说:“师父放心去吧,我会处理好的。”沙僧把行李挑进了待客馆。馆中有人看守,见他们相貌丑陋,并不敢问他们,也不敢让他们出去,只是让他们坐下。
故事说的是老师父换了衣帽,带着关文,径直来到王府前。早有引礼官迎上来问道:“长老从何处来?”三藏说:“我是东土大唐派来拜佛求经的僧人,现在来到贵地,想要倒换关文,特来朝见千岁。”引礼官立即传达。那王子果然聪明,便传旨召见。三藏来到殿上行礼,王子请他上殿坐下。三藏将关文呈上,王子看了一眼,又看到有各国印章和手押,便高兴地盖了玉印,押上鲜花字,并收好在案上,问道:“国师长老,自从你们从大唐来到这里,总共走了多少路程?”三藏说:“贫僧并没有记路程。但是早些年因得到观音菩萨在我王父面前显现,并留下诗句,说西方有十万八千里。贫僧在路上已经经历了十四个寒暑。”王子笑道:“十四个寒暑,就是十四年了。想必是路途中有所耽搁吧。”三藏说:“一言难尽!万般困扰,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苦楚,才来到宝方!”那王子非常高兴,立即命宴请斋食。三藏说:“向殿下禀报,贫僧有三个弟子在外面等候,不敢接受斋食,怕耽误行程。”王子命令:“在殿前的官员,快去请三位徒弟进府同享斋食。”
当官员出去请,大家都说:“还没有见过他们,还没有见过。”跟随的人说:“在待客馆里坐着三个丑陋的和尚,想必就是他们。”官员和众人一同来到待客馆,便问看馆的人:“哪个是大唐取经僧的高徒?我主有旨,请他们吃斋。”八戒正坐着打瞌睡,听到有人说要吃斋,忍不住跳起身来回答:“我们就是!我们就是!”官员一见到他,吓得魂飞魄散,战战兢兢地说:“是一个猪妖!猪妖!”悟空听到后,赶紧拉住八戒说:“兄弟,保持文雅点,别闹得像乡下人。”那些官员见到悟空,又说:“是个猴妖!猴妖!”沙僧拱手说:“诸位请不要惊恐。我们三人都是唐僧的徒弟。”官员们见到沙僧,又说:“是个灶神!灶神!”孙悟空便命令八戒牵马,沙僧挑担,众人一同进了玉华王府。官员先去禀报事情。
那王子抬头看到那些丑陋的人,心中害怕。三藏合掌说:“千岁放心。虽然徒弟们相貌丑陋,但都是心地善良。”八戒朝上行了个礼道:“贫僧问讯了。”王子更觉得害怕。三藏说:“徒弟们都是从山野中收来的,不懂得行礼,还请多多包涵。”王子忍着恐惧,命宴请僧官们在暴纱亭吃斋。三藏谢过宴请,离开王子的殿,一同到了亭子里,三藏责备八戒道:“你这个蠢货,完全不懂礼节!最好还是不要开口说话,怎么能如此粗鲁!一句话,几乎把泰山都压倒了!”悟空笑道:“还是我不行礼比较好,省了些力气。”沙僧说:“他行礼也不等齐,事先就开口喧哗。”八戒说:“真是淘气!真是淘气!前几天师父教我,见人打个问候就是礼节。今天打个问候,又说不好,让我怎么办?”三藏说:“我教你见人打个问候,没有教你见王子就这样闹腾!常言道:‘物有几等物,人有几等人。’怎么不分辨贵贱?”正说着,见典膳官带领人役安排桌椅,摆上斋食。师徒们不再言语,各自享用斋食。
然后那王子退殿进宫,宫中有三个小王子,见他面色改变,便问道:“父王今天为什么如此惊恐?”王子说:“刚才有一个东土大唐派来拜佛取经的和尚,倒换关文,看上去非同凡响。我让他吃斋食,他说他有徒弟在府前,我命人去请。片刻后进来,见我没有行大礼,只是问候,我就不高兴了。等抬头一看,他们一个个丑陋像妖魔一样,我心中不由自主地感到惊恐,所以面色改变。”原来那三个小王子与众不同,个个好战好强,就伸拳掸袖说:“怎敢是从山里来的妖怪,是不是假扮成人的样子,等我们带兵器出去看看!”
好王子们,大的拿着一根齐眉棍,二的舞着一把九齿钯,三的挥舞着一根乌油黑棒子,气势威武,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王府,喊道:“哪里是取经的和尚!在哪里?”此时有典膳官员等人跪下说道:“王子们,他们在暴纱亭吃斋。”小王子们不分好坏,径直冲进去,喊道:“你们是人还是妖怪,快快说出来,饶你们一命!”吓得三藏脸色发白,放下饭碗,弯下腰说道:“贫僧是大唐派来的取经者。我们是人,不是妖怪。”小王子说:“你倒还像个人,那三个丑的,肯定是妖怪!”八戒继续吃饭不理会。沙僧和行者对小王子们作揖说:“我们几位也是人,虽然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性格良善。你们三个是从哪里来的,竟如此嚣张?”典膳等官员说:“这三位是我们王室之子小殿下。”八戒丢下碗说:“小殿下们,你们拿着兵器是要和我们斗吗?”
二王子挥动九齿钯,便要打八戒。八戒哈哈笑道:“你那钯子只能做我这钯子的儿子!”说着他掀开衣服,从腰间拿出钯子,一晃一晃,金光万道,光芒四溢,丢了解把,散发着千条吉祥之气,把王子吓得手软筋麻,不敢舞动兵器。行者见大王子使着一根齐眉棍,跳来跳去,便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一晃一晃,变粗细,长短约有一丈二三,落地一捣,捣出一个深浅有三尺的洞,竖在那里,笑道:“送你这根棍子!”那王子听了,丢掉自己的棍子,去取那根棒子,双手使出力气一拔,怎么也拔不动一分一毫,再使劲一拔,晃动了一下,就像生了根一样。第三个王子发起莽性,用乌油杆棒来打。被沙僧一手劈开,拿出降妖宝杖,捻了一下,红光闪烁,光华亮丽,吓得典膳等官员一个个傻了,无法言语。三个小王子一齐下拜说:“神师!神师!我们凡人不识,希望您施展一番神通,我们愿意当您的弟子。”行者走近前,轻轻地拿起棒子说:“这里太狭窄,不适合施展。等我跳上空中表演一番,你们看看。”
好大圣,他发出一声口哨,抖了一抖筋斗云,双脚踩着五色祥云,起到半空中,离地大约有三百步高,把金箍棒丢在一旁,飞扬转身,左旋右转。起初人和棒子好像锦上添花,后来只看到棒子在滚动。八戒在下面大声喝采,也忍不住动手脚,厉声喊道:“等我这只老猪也去耍一耍!”傻瓜八戒驾起风头,也飞到半空中,丢掉钯,上下左右来回跳跃,充满解数,只听见呼呼风声。正跳得热闹的时候,沙僧对着师父说:“师父,等我也去展示一下。”好和尚,他双腿一跳,挥舞着杖子,也飞到空中,只见彩云缭绕,金光摇曳,他双手使降妖杖,使出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快慢适应,忽快忽慢 。三兄弟展示他们的神通,在半空中一同显威耀武。这时正是:
真正的禅宗景象非凡,大道的因由充满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