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人听了这话,只得进去通报,却见真仙正在抚琴,一直等琴曲结束,才开口说:“师父,外面有个和尚自称是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想求落胎泉水来救治他师父。”真仙不闻不问,但一听到孙悟空的名字,立刻怒火冲天,邪念顿生,急忙起身,下了琴床,换上道服,拿起如意钩子,跳出庵门,喊道:
“孙悟空在哪里?”行者转过头来,看见真仙的打扮:戴着星冠,服装艳丽,身穿红色的金云衣。脚上穿着云鞋,腰间系着宝带。一双细绣凌波袜,半露出锦绒的裙摆。手拿着如意金钩子,杆子长得像蟒龙。凤眼明亮,眉毛竖起,锋利的牙齿口红泛红。下巴上的胡须飘动如烈火,脸旁的红发短而蓬松。看起来恶象温元帅一样,只是衣冠不同。行者见了,合掌作礼说:“贫僧就是孙悟空。”那先生笑道:“你真的是孙悟空吗,还是用假名代替姓氏?”行者说:“先生说话,常言道,君子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悟空,岂有用假名的道理?”先生问道:“你认识我吗?”行者说:“因为我投入正式的释门,忠于僧教,最近爬山涉水,和小时候的朋友们也渐行渐远,还来不及拜访,对您的相貌一时不认识了。”
适时问道子母河西乡人家,说起先生就是如意真仙,所以知道他。”
那先生说:“你走你的路,我修我的真,你来访我何事?”行者说:“因为我师父误喝了子母河的水,导致腹痛胀满,特地找仙府,请求一碗落胎泉水,救救师父的困境。”那先生怒目道:“你师父就是唐三藏吗?”行者说:“正是,正是。”先生咬牙恨道:“你们曾经遇到过一个称圣婴大王的吗?”行者说:“他是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妖怪的绰号,真仙问他怎么了?”先生说:“他是我的侄子,我是牛魔王的兄弟。前一阵,家兄给我发来信,说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懒散,害了他侄子。我这里正没有地方去找你报仇,你倒来找我,还想要什么水啊!”行者陪笑道:“先生误会了,你的侄子曾经和我做朋友,小时候还做了兄弟,只是不知道先生的府邸,失礼拜访。
如今他得到了好处,跟随观音菩萨做了善财童子,我们还差得远,怎么反而怪罪我呢?”先生喝道:“你这个无礼的猴子!还会耍嘴皮子!我侄子是自在为王好,还是被人奴役好?不能容忍无礼!吃我这一钩!”大圣举起铁棒挡住道:“先生不要说打的话,还是给点泉水来吧。”那先生骂道:“这个无礼的猴子!连死活都不知道!如果你能在三合之内打得过我,我就给你水;打不过,我只好把你剁成肉泥,给我侄子报仇。”大圣骂道:“你个不知起倒的孽障!既然要打,就上来看看我的棍子!”先生挥起如意钩相迎。两人在聚仙庵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圣僧因食子母河水导致成了胎气,行者前来寻找如意仙。那位真仙原是妖怪,坚决扞卫着落胎泉水。两者相遇谈及仇怨,争斗决不顺利如预想。言语交流,情绪恶劣,都想报仇。一个是因为师父受伤而来求水,另一个是因为侄子丧生而不愿给水。如意钩强如蝎子毒,金箍棒狠如巨龙巅峰。双方互相攻击,胜负未分。先生与大圣交战了十数次,无法敌过大圣。大圣变得越发凶猛,一根棒子像滚滚流星一样,乱打乱打,先生筋力不济,扛不住如意钩,拖着钩子向山上跑去。
大圣没有追赶他,而是来庵内寻找水,那个道人早把庵门关上了。
大圣拿着瓦钵,赶到门前,用力一脚踹破庵门,闯了进去,见那道人躺在井栏上,大圣喝了一声,举起棒子要打,那道人往后跑了。大圣找出吊桶来,正准备打水,却被那先生赶到前面,用如意钩子绊住大圣的脚,大圣摔了个趔趄。爬起来,举起铁棒要打,他却躲在一旁,执着钩子说:“看你能不能取到我的水!”大圣骂道:“你上来啊!你上来啊!我把你这个孽障直接打死!”那先生却不上前拒敌,只是堵住,不让大圣打水。大圣见他不动,便左手拿着铁棒,右手拿着吊桶,索子刚刚放下。他又用钩子。大圣一只手撑不住,又被他用钩子绊住脚,扯了个个嘴巴,连着井的绳子一起跌下井去了。大圣道:“这家伙真是无礼!”爬起来,双手挥舞着棒子,乱打上去。那先生依然躲避,不敢迎敌。大圣又想去取水,可是没有吊桶,又担心会被钩子绊住,心里暗想:“先找个帮手来吧!”
好大圣,转身而去,径直来到村舍门口喊了一声:“沙和尚。”里面三藏痛苦地呻吟着,猪八戒一直哼着,听到有人叫喊,两人欢喜地说:“沙僧啊,悟空来了。”沙僧连忙出门迎接道:“大哥,取水来了吗?”大圣进门,向三藏详细叙述前事,三藏滴泪道:“徒弟啊,如此怎么办?”大圣说:“我来叫沙兄弟和我一起去,到那庵边,等着我与那人对打,让沙僧趁机取水来救你。”三藏说:“你两个没病的都去了,把我们两个有病的丢在这里,让谁来照顾?”那个老婆婆在旁边说:“老罗汉,放心吧,不需要你的徒弟,我家自然会照顾照顾你。你们刚才到的时候,我们确实有些顾忌,但现在看到你是罗汉菩萨,我们自然不敢伤害你。”行者咄的一声说:“你们这些女人,也敢伤害谁?”老婆婆笑道:“爷爷呀,还是你们有福气,来到我家!如果到了第二家,你们就不会这么幸运了!”八戒嘟囔着说:“不会幸运,是怎么回事?”婆婆说:“我家有四五个人,都是已经年纪大了,已经放弃了那些花花世界的事情,所以才不愿伤害你们。如果再到第二家,有些年纪小的人,谁肯放过你们!他们才会要和你们发生关系。如果你们不从,他们就会伤害你们的性命,割下你们的肉,做成香袋。”八戒说:“如果是这样,我当然不会受伤。他们都香喷喷的,可以做成香袋;而我是个臊猪,就算被割下肉来,也是臊的,所以可以无伤。”行者笑道:“你别嘴硬,节省些力气,好好地养精蓄锐。”那婆婆说:“不必犹豫了,快去取水吧。”行者说:“你家有吊桶吗?借一个来用一下。”那婆子立刻去后面拿来一个吊桶,装上一根绳子,递给沙僧。沙僧说:
“带两条绳子去,恐怕井太深需要用。”沙僧接过桶和绳子,随大圣出了村舍,一同驾云而去。不一会儿功夫,他们便来到了解阳山脉,放下云头,径直来到庵外。大圣吩咐沙僧道:“你拿着桶和绳子,先在一边躲着,等着我与那人交战。待我和他打斗激烈的时候,你就趁机进去取水然后离开。”沙僧恭敬地遵从命令。
孙大圣高声喊道:“开门!开门!”守门的人看见了,急忙进去报告:“师父,那孙悟空又来了。”那位先生心中大怒道:“这个猴子真是无礼!一直听说他有些本事,果然今天才知道,他的那条棍子真是难以对抗。”道人说:“师父,他虽然有些本事,但您也不逊色于他,实在是个对手。”先生说:“前面两次,被他赢了。”道人说:“前两次虽然输了,只是他的猛劲;后面两次打水的时候,师父连绊他两次,岂不是相比肩?既然师父无可奈何而离开,如今又回来,必然是因为三藏师父的胎气加重,怨恨得紧,不得已而来的,肯定是要和他师父比试一下。我相信我们师父必能获胜。”真仙听了这话,充满喜悦和自信,笑容满面,挺起如意钩子,走出门来喊道:“你这个猴子!你又来做什么?”大圣说:“我来只是取水。”真仙道:“泉水是我们家的,即使是皇帝宰相,也要带上礼物和羊酒来求取,才可能得到一些。况且你还是我的仇人,竟然敢空手来取水?”大圣问:“真的不给吗?”真仙说:“不给,不给!”大圣骂道:“这个孽障!既然不给水,就让你尝尝棍子!”丢掉架子,立即攻击,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那真仙侧身躲避,然后用钩子迅速反击。这一场比之前更激烈,杀得凶猛:金箍棒,如意钩,两人奋怒互怀仇恨。飞沙走石,干戈交错,土被扬起,尘土满天,大圣为了救师父而来取水,妖仙为了侄子不让求取。
两方都使出全力,一场赌斗不安宁。咬牙争胜负,切齿定刚柔。出奇制胜,越战越有精神,喷云喷雾让人发愁。棍棍钩钩响声起,喊声震荡山丘。
狂风呼啸,树木摇动,杀气四溢,比斗犹如斗牛。大圣越战越兴奋,真仙越打越巧妙。彼此都心有意志地争斗战斗,决不停下来。他们两个在庵门外交手,跳跳跃跃地,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山坡下,相持不下。
说到沙和尚提着吊桶,闯进门去,只见那道人站在井边挡住道:“你是谁,竟敢来取水!”沙僧放下吊桶,取出降妖宝杖,没有说话,立即攻击。那道人来不及躲闪,他的左臂被打断,道人摔倒在地挣扎。沙僧骂道:“我要打死你这个孽畜,可惜你还是个有人身份!
我还可怜你,放你一马!让我去打水!”那道人叫天叫地,爬到后面去了。沙僧此时将吊桶向井中打了满满一桶水,走出庵门,驾起云雾,朝着行者喊道:“大哥,我已经取到水了!放过他吧!放过他吧!”大圣听到这话,便用铁棒顶住钩子说:“你听我说,本来我打算将你斩尽杀绝,但是你并没有犯法,而且我也看在你令兄牛魔王的情面上。刚才我被你钩了两下,没能取到水。刚刚来的时候,我是采取调虎离山的计策,哄你出来战斗,然后让我师弟去取水。如果我肯动真功夫来打你,不说你是一个什么如意真仙,就算再来几个也都打死了。现在打死你不如放过你,饶你活几年吧,以后再有来取水的人,一定不能阻拦他。”那妖仙不知好歹,故意演戏,便又来绊脚,却被大圣闪过钩头,赶上前喝道:“别跑!”那妖仙来不及反应,被推倒在地,挣扎不起。大圣夺过那如意钩来,折断为两段,然后再折为四段,扔在地上说:“你这个孽畜!你敢再无礼吗?”那妖仙战兢兢,忍辱含羞,大圣笑呵呵地驾起云雾而起。以下有诗为证,诗曰:真铅经过炼炉需要真水,真水与真汞相融干燥。真汞和真铅没有任何母气,灵砂和灵药是仙丹。婴儿的形象未来世被扔掉,土母的功劳不费吃力。我们推倒旁门正宗的教派,你心满意足的笑容恢复。大圣驾着祥光,赶上沙僧,得到了真水,欢欢喜喜地回到原地,放下云头,径直来到村舍,只见猪八戒腆着肚子,倚在门框上哼哼。
行者悄悄地走近,说道:“呆子,你什么时候占房子的?”呆子慌忙说:“哥哥不要取笑,有水来了吗?”行者还想开他玩笑,沙僧随后也到了,笑着说:“水来了!水来了!”三藏忍着疼痛欠身说:“徒弟们,辛苦你们了!”那婆婆也欢喜地说,大家一齐向唐僧行礼,说:“菩萨啊,真是难得!难得!”她们赶忙取了一个花磁小碗,舀了半碗水,递给三藏说:“老师父,请细细地喝,只需要一口,就能缓解胎气。”八戒说:“我不用碗,直接用吊桶来喝吧。”婆婆说:“我的老爷爷,吓死人了!你如果喝了吊桶里的水,恐怕连内脏都会被溶化!”把呆子吓得不敢妄为,他只喝了半碗。但是正餐时间还没有到,他们俩个腹部一阵疼痛,只听得肠鸣声。肠鸣过后,呆子再也忍不住,大小便一齐流出来,唐僧也忍不住要找个安静的地方解手。行者说:“师父啊,千万不要去曝露在风里。坐月子的人如果冒了风,会得产后疾病的。”那婆婆赶忙取来两个干净的桶子,教他们方便。不一会儿,他们都解决了几次,才觉得疼痛减轻,肿胀逐渐消退,血块肉凝也化开了。那婆婆又煮了一些白米粥给他们补充营养,八戒说:“婆婆,我的身体真结实,不用补虚。请给我烧些汤水洗个澡,这样才好吃粥。”沙僧说:“哥哥,不能洗澡,坐月子的人会因为洗澡而患病。”八戒说:“我并没有生产,只是个小产,怕什么?洗个干净。”婆子就给他们俩准备了一些汤水来洗出干净来。唐僧刚喝了两碗粥汤,八戒就吃了十多碗,还想要继续添。行者笑道:“傻瓜!少吃点!别弄得像个沙包肚一样,不像样子。”八戒说:“没事!没事!我不是母猪,怕什么?”那家子接着整理了食材准备做饭。
老婆婆对唐僧说:“老师父,请将这水赐给我吧。”行者说:“呆子,你不喝水了?”八戒说:“我的肚腹不再疼了,胎气应该已经散了,没事了,又为什么要喝水?”行者说:“既然他俩都好了,那就把水送给你家吧。”那婆婆向行者道谢,将剩下的水装在瓦罐里,埋在后院地下,对众老小说:“这罐水,将是我的棺材的本钱!”众老小无不欢喜,整理了斋饭,摆开桌椅,唐僧们吃斋。安心休息,过了一宿。第二天天亮,师徒们向婆婆家道别,离开了村舍。唐三藏上马,沙僧挑着行李,孙大圣走在前面引路,猪八戒牵着缰绳。这里经历了洗净口孽身干净,胎气自然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