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们沿途前行,不消半日,就看见城池渐渐逼近。三藏说道:“悟空,前面应该就是乌鸡国了。”行者回答:“正是,我们赶紧进城办事吧。”
他们一进城,只见街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还能看到凤阁龙楼,十分壮丽。有一首诗来证明,诗曰:海外宫楼如上邦,人间歌舞若前唐。花迎宝扇红云绕,日照鲜袍翠雾光。孔雀屏开香气出,珍珠帘卷彩旗张。太平景象真值得庆贺,多官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一片宁静,没有人上表奏事。三藏下马说:“徒弟啊,我们在这里进宫换交关文,避免再去打搅各种官司。”行者说:“说得对,我们兄弟几个都进去,人多好说话。”唐僧说:“大家一同进去,不要分散,先行拜见君臣,然后再说其他事情。”
行者说:“既然要拜见君臣,就要三次叩头。”三藏说:“对,我们要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行者笑道:“师父,如果对他行礼,那就太不明智了。你让我先走进去,我有安排。如果他有话,就让我来回答。如果我行礼,你们也一同行;如果我蹲下,你们也一同蹲。”你看,在调皮捣蛋的猴王的带领下,进入了朝门,与阁门的官员说道:“我们是唐朝派来西天拜佛求经的使者,现在来此换交关文,请大人转告,以免耽误功绩。”那位宫廷官员进入朝门,跪在阶前朝纲上,启奏道:“朝门外有五位僧人,自称是东土唐国派来西天拜佛求经的使者,现在来此换交关文,不敢擅自进入,请大人现在门外宣读。”
那魔王立即传令传宣。唐僧与国主一同进入朝门内,那复苏的国王跟随在后。正当行进之时,唐僧忍不住脸颊上掉下泪水,暗自惋惜道:“可怜啊!我的铜墨斗、江山,铁壁围的社稷,谁知被他占据了!”行者说:“陛下切勿伤感,以免消息泄露。这根棍子在我的耳朵里跳动,现在必定要发功,保证打败妖魔,扫荡邪恶,这江山不久就会回归于你。”那君王不敢违抗,只得擦拭眼泪,抛弃死亡,径直来到金銮殿前。再见到那两班文武,四百朝臣,个个威严肃穆,仪态高傲。行者引唐僧站立在白玉阶前,挺身不动,那阶下的众官都感到惧怕,说:“这和尚真是愚蠢啊!怎么见我们君王却不下拜,也不开口行礼?
也不唱一声喏,真是大胆无礼!”说不出口那魔王开口问道:“那和尚是从哪里来的?”行者昂然回答:“我来自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国,奉命前往西域天竺国的大雷音寺拜访活佛求真经。今日来到这里,不敢空耗时间,特地前来换取通关文牒。”那魔王听了,心中恼怒地道:“你东土如何!我从不与你的朝廷交流,也不接受你们国家的使者,你竟敢对我抗礼,不行参拜!”行者笑道:“我东土古有天朝之称,久闻是上国,而你们是下土的边邦。自古有言,上国之皇帝,即为我的父君;下国之皇帝,则为我的臣子。你竟没有拜见我,居然敢与我争拜?”那魔王大怒,命令文武官:“把这个野和尚拿下!”一声令下,“拿”,你看所有的朝臣都热切地迎了上去。这时行者大喝一声,伸出手一指,命令:“别过来!”那一指使出了定身法,众官都无法动弹,真是官员站在阶前如同木偶,将军在殿上仿佛泥人。
那魔王见他定住了文武多官,急忙跳下龙床,准备来捉他。猴王暗自高兴道:“好!正符合我的意愿,他就是个铸铁般的头颅,煮一下,也会打个窟窿!”正准备行动,却意外地出现一个救命的人。你猜是谁?原来是乌鸡国王的太子,急忙上前扯住那魔王的朝服,跪在地上说道:“父王,请息怒。”妖精问:“儿子有什么话说?”太子说:“请父王知悉,三年前听说,有个东土唐朝派来的圣僧奉命前去西天拜佛求经,不料今天才来到我国。父王威严高大,如果将这位和尚捉去斩首,我担心大唐国会得到这个消息,必然发怒。你要知道李世民自称天子,统一江山,还不满足,又兴兵征伐海外。如果他知道我王害了他的准圣僧,肯定会兴兵来与我王对抗。可是我方的兵力有限,到时候就晚了。父王请依从儿子的建议,先详细了解这四个和尚的来历,先确定他们不是大唐的使者,然后再问罪。”
这篇故事原本是太子小心,担心会伤害到唐僧,所以故意留住妖魔,并不知道行者已经安排好要打斗。那魔王果然相信了他的话,站在龙床前面,大喝一声说道:“那和尚从什么时候离开东土?唐王为了什么事情派你去求经?”行者昂然回答道:“我师父乃是唐王的弟弟,被称为三藏。因为唐王的宰相魏徵执行了上天的梦指示,斩杀了泾河的老龙。大唐王梦游阴司地府,又回到人间后,开展了水陆道场,加以普度冤魂鬼怨。由于我师父传授经文,广行慈悲,突然得到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指引,要求前往西方。我师父充满喜悦的心情,报效国家,蒙大唐王赐予文牒。当时是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前三天。离开东土后,先到了两界山,收我为他的大徒弟,我姓孙,名悟空行者;接着到了乌斯国的高家庄,收了第二个徒弟,他姓猪,名悟能八戒;到了流沙河边,又收了第三个徒弟,他姓沙,名悟净和尚;前几日在宝林寺,还新收了一个挑担的行童道人。”魔王听了,也无法搜查唐僧,便用计询问行者,怒目问道:“那和尚,你起初的时候一个人离开东土,后来又收了四位众人,那三个和尚可能被允许,但这一个却难以容忍。那个行童肯定是拐来的。他叫什么名字?身上有度牒还是没有度牒?把他带上来审问。”这让那位皇帝吓得浑身发抖说道:“师父啊!
我怎么供述呢?”孙行者拍了他一下说:“你别怕,等我来代替你供述。”好大圣,迈步上前,对怪物厉声高喝道:“陛下,这位行童是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还有些耳朵有问题。只是因为他小时候曾经去过西天,熟悉道路,他的身世根本我都了解,希望陛下宽恕,让我替他供述一番。”魔王说:“趁早替他供述,免得触犯罪责。”行者说:“这位行童从小就愚昧无知,聋哑而且不会说话。他的祖居原本就在这里,五年前遭受了破坏。天无雨,百姓干旱疾苦,国王和百姓都进行禁食祈求雨水。焚香沐浴向上天祈求,可是万里无云。百姓饥荒忍受困苦,突然钟南忽然出现了一个真正的怪物。他能呼风唤雨,施展神通,然后暗中谋害行童。将他从花园推下水井,陷害夺取王位,人们难以解除诅咒。幸亏我的到来,英勇果断,成功地将他救活。他情愿皈依并加入我们的行列,与僧人一同朝拜西方。我曾变成一个道士,他则变成了真正的国王。”那魔王在金銮殿上听到这番言辞,吓得他心头乱撞,面颊泛起红晕,急急地要逃走,但手中没有兵器,转过头只看见一个镇压殿堂的将军,腰间佩带着一把宝刀,已经被行者用定身法制住了,直挺挺像石头一样站在那里。行者走近,夺了这把宝刀,并驾着云头飞向天空。沙和尚气得怒不可遏,猪八戒大声喊叫,责备行者太冲动:“你怎么不稳住他?现在他骑着云头逃走了,我们还追寻他去哪里?”行者笑道:“兄弟们别乱喊乱叫。我们让太子下来拜父亲,皇后出来拜丈夫。”然后念了咒语解除了定身法,让众官苏醒过来拜见君王,才知道是真正的皇帝,了解了前因后果,我再去寻找他。好大圣,嘱咐八戒、沙僧:“好好保护他们君臣父子和皇后,我师父!”只听他说完就不见了踪影。
他原来跳在九霄云里,睁眼四望,看着魔王逃命啦。只见那家伙跑向东北方。行者赶得近了,喊道:“那个妖怪,你往哪里去!我孙行者追来了!”那魔王急忙回头,拔出宝刀,高声喊道:“孙行者,你够狡猾啊!我来占领别人的帝位,与你无关,你怎么来插手舞弊,泄露我的计划!”行者呵呵笑着说:“你真是胆大妄为的恶妖!皇帝又没有任命你?既然你知道我是孙行者,就应该远远逃走;为什么还要刁难我师父,要求他供述什么!刚才那份供述是真的还是假的?你别走!好汉就让我孙行者这一棒来见识!”那魔王侧身躲过,挥动宝刀砍向行者。他们两人交手,这场战斗非常激烈,可以说是:猴王勇猛,魔王强大,刀迎棒架勇敢地相互抵挡。一片云雾笼罩了整个三界,只为了争夺国王的宝座。他们两人斗了几回合,那妖魔抵挡不住猴王的攻势,急忙转身跳回城内,在白玉阶前闯入两班文武之间,变出与唐三藏一模一样的模样,搀着手,站在阶前。
大圣赶上,准备举起棒来击打,那怪物说道:“徒弟别打,是我!”急忙举起棒要打那个唐僧,却又说:“徒弟别打,是我!”两个唐僧都一样,实在辨认不出来。“如果一棒打死妖怪变成的唐僧,那就功劳成疾;但如果一棒打死了我的真实师父,那就怎么办呢!”只得停下手,问八戒、沙僧道:“到底那个是妖怪,那个是我的师父?你们告诉我,我才能打他。”八戒说:“你们在半空中打来打去,我眯着眼睛就看见两个师父,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行者听了,念了一下咒语,召唤护法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十八位护驾伽蓝、本境山神等:“我行者在此降服妖怪,妖魔变成了我的师父,气息相同,我们实在辨认不出来。你们暗中知道的,请让我的师父上殿,让我捉住妖怪。”原来那妖怪擅长飞行,听到行者的话,急忙放手跳上金銮宝殿。行者举起棒子对着唐僧就要打。可怜啊!如果不是那些神明们帮忙架住了铁棒,这一下,就算是两千个唐僧,也会打成肉酱!多亏众神挡住了铁棒道:“大圣,那妖怪会飞上宝殿去了。”行者赶上了宝殿,妖怪又跳下来扯住唐僧,在人群中混淆了一阵,依然辨认不出来。
行者心中不快,又看到八戒在一旁冷笑,行者大怒道:“你这个呆货怎么回事?现在有两个师父,你可以叫、应、侍奉两个了,你这样高兴做什么!”八戒笑道:“哥啊,说我呆,你比我更呆啊!
既然师父都分不清,何必费力呢?你忍受一些头疼,让我师父念出那句话,我和沙僧各听一遍。如果念不出来的,必定是妖怪,有什么难的呢?”行者道:“兄弟,你说得对,正是如此,只有三个人记得那句话。原本是佛如来从心灵发出的,传给了观世音菩萨,菩萨又传给了我的师父,所以再没有其他人知道。好吧,师父,念出来。”果然那唐僧开始念起来。那魔王怎么知道,口里乱哼着。八戒说:“这乱哼的肯定是妖怪了!”
行者放开手,举起钯来就击打。那魔王迅速跳起,踏着云彩飞走。好八戒,喊了一声,也驾着云头追上了,慌乱之间,沙和尚放手掣出宝杖追打,唐僧才停下了咒语。孙大圣忍着头痛,握紧铁棍,在空中追赶。哇!这一场,三个勇猛的和尚,围住一个狡猾的妖魔。那魔王被八戒和沙僧用钉钯和宝杖左右夹击住,行者笑着说:“我要再上前去,面对面打他,他有些怕我,只怕他又逃走了。等我孙行者跳高一些,和他进行一次决战,终结他的命运。”
大圣发出祥光,在九霄中升起,正准备下手,忽然从东北方向传来一朵彩云中厉声喊道:“孙悟空,你且停手!”行者回头一看,原来是文殊菩萨,急忙放下棒子,上前行礼道:“菩萨,您来干什么?”文殊说:“我来替你收服这个妖怪。”行者谢道:“多谢您了。”菩萨从袖子里取出照妖镜,照向了那妖怪的真身。行者便招呼八戒和沙僧一同前来见菩萨。他们看着镜子里的画面,那魔王的原形非常凶恶:眼睛像琉璃灯,头像炼炒缸。全身闪烁着靛蓝色,四爪上有九秋霜。耳朵搭拉着,尾巴像扫帚一样长。青毛上冒出锐气,红眼发出金光。尖牙排列如玉板,圆须坚硬如铁枪。在镜子中观察真相,原来是文殊化身为的一只狮猁王。行者说:“菩萨,这是您的坐骑青毛狮子,怎么会变成妖怪走来呢?您为何不驯服他?”
菩萨说道:“悟空,他并没有变成妖怪,他是奉佛旨而来的。”行者说:“这个畜类变成精,夺取了皇帝的位置,还奉佛旨而来。如果我保护唐僧受苦,他就应该给我几道敕书!”菩萨说:“你不了解;原来这乌鸡国王非常善待僧人,佛陀派遣我来送他归西,以成为金身罗汉。因为不可让他直接见到原身,我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凡人僧侣,询问他关于斋供的事。但他没认出我是好人,将我捆绑起来,扔进了御水河中,让我被浸泡了三天三夜。
幸亏六甲金身救我回到西方,向如来陈述了这个妖怪,如来命令将他推入这口井中,让他被浸泡三年,以报答我被水困难的恨。一切因果都是注定的。如今你们来到这里,完成了功绩。”行者说:“虽然你为了报答所谓的一切因果,但那妖怪不知道害了多少人。”菩萨说:“他并没有害人,自从他来到这里,这三年间风调雨顺,国家安宁,没有害过人。”行者说:“虽然如此,但只有三宫娘娘,与他同寝共起,玷污了他的身体,破坏了多少社会伦理,难道不算害人吗?”菩萨说:“他并没有被玷污,他只是一个受骗的狮子。
”八戒听了,走过去摸了一下,笑道:“这个妖怪真是名不副实——名不符实!”行者说:“既然如此,就收拾他吧。如果不是菩萨亲自来,我绝不会原谅他的性命。”菩萨念了咒语,喝道:“畜生,还不归正,还等什么时候!”那魔王才现出原形。菩萨施展莲花罩,将妖魔困住,坐在他背上,踏着祥光离开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