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国咏梅讲话,大嘴叉也讲话。再往下,孙信义第一个举手,要求揭发批判白凌云……
接下去才轮到葛长缨。再往后才是各个队长……
吃过中午饭,又是蘑菇崴子屯儿的社员代表揭批白凌云。白凌云的事儿蘑菇崴子屯儿人都知道,这种风行十来年的大批判连老太太都熟悉。只要把那些口号套话套在白凌云身上,谁都能上来批判一通。而这种优良传统,完全是白凌云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
华子靠在墙角拉着蔡香萍,迷迷糊糊,恹恹欲睡。
看看一下午的时间过去,国咏梅站起身:“华凌霄,你不想说说么?”华子撒开蔡香萍,起身下地。
白凌云已经半撅半站一小天儿了。
华子:“我请各位领导,还是让她坐下吧。”
国咏梅一笑,让人给白凌云拿过一只凳子坐下。
华子伸了个懒腰:“白凌云,我不想批你啥。就是有几句话想劝劝你。十来年的努力,最后这一番折腾,却是这样的结果。没想想为什么?”
李清华:“他就是个官儿迷,资产阶级小爬虫儿。”
华子:“想当官儿没错,谁不想当官儿?我要说的是你做人,做人缺乏修养当官就当不好。你缺的修养不光是文化修养,还有道德修养、政治修养,乃至生活修养。作为党员你更缺乏党员的修养!所以我想劝你,修养不够就不要好高骛远。我早就说过,有好人帮衬你是个好干部,有坏人给你挖坑,你都不知道咋死的。今后不管干什么,安安稳稳,平平淡淡,把自己活好。这难道不好么?我就说这些。”
国咏梅赞叹道:“到底是我们的华子啊!医侠风范,丈夫胸襟!公社干部都先回去,前进大队领导班子不健全,我还得待几天。顺便看看我们的老集体户。散会!”
国咏梅几进几出,从打上大学之后她很少回到集体户大院来。她把集体户的院子前前后后看了个遍,然后又进屋把五间房里里外外有看个清楚。
“华子,你小子把集体户快变成你的安乐窝啦。”
“那还用说。为这五间房大院,哥们儿浴血奋战米永刚、蔡少江。差点没闹出人命!后来又办学习班、收购站。哪一样不得哥们儿亲自打理?不过,从这里出去的知青,你回来的次数最多。那几个家伙就是年年吃猪肉回来住一宿儿。”
国咏梅回到学习室,坐到长条桌跟前:“现在青松岭公社。哦,不对。全德化县就剩这一处集体户是公家的。其他公社的集体户有的做了干部的家属房,有的转给生产队,有的转卖给个人了。”
“你的意思是把这房这院子也处理了?”
国咏梅“前进大队领导班子不健全。房子处理问题只能由所在小队和公社共同研究决定。”
“不就是作价转卖么。”
国咏梅:“你作为知青,这么多年就守护着这房子这院子。你要愿意买下来,可以优先。”
“我没钱。买不起。”
国咏梅:“你别跟我耍心眼儿!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一分不能少。你必须得买下来!”
“怎么买不买还得必须呀?”
田淑云:“有你在,蘑菇崴子屯儿谁还能出头买这房子?你没钱,别人家就更没钱。”
“这么多年攒了两千来块,都给米雪晴拿走上学了。”
田淑云:“啊?两千多?你……。你保证她大学毕业能回来嫁给你?”
“没指望。可我必须这么做。答应朋友的事,必须做到!”
国咏梅:“这就是咱的华子啊。从知青到蘑菇崴子屯儿的人才,从来不计得失,全心全意帮忙。我想问一下,你到底看好谁做你的老婆了?”
华子有些茫然了。这话要是别人问,他随口一句话就遮过去了。可是国咏梅说话办事一向堂堂正正,华子跟她应付不过去。
华子犹豫了:“我……,我还真没想过这事儿。米雪晴呢,是扛不住村里的风言风语和家里的压力。其他人呢,就是觉得好看,美女,愿意和她们打交道。可是说娶谁做老婆,我真没认真想过。”
田淑云:“呵呵,当初你想尽办法帮国书记上大学。我以为你看上她了。”
华子:“说良心话。在我所认识的女人中,我对谁都敢动歪念头。就对国咏梅不敢,或者是不肯。”
田淑云:“那为啥呀?她长得不好看?多俊呐。”
华子:“国姐很好看。可是她为人做事,太清,太正!不论是做人做事,你很难找出缺点。白凌云从妇联主任做到公社书记,是国咏梅扶植的吧?离开国咏梅她又恢复了她的本性,逮谁斗谁。做事不计后果。结果怎么样?满自由走了以后,我俩孤男寡女在一起那么长时间。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回孤男寡女清白自守的日子。你还别不信。要送她上大学那几天,我俩心里都很高兴,也很难受。我不是不懂男女风情,我是不想玷污了一个最优秀的干部。”
田淑云又问:“那白凌云呢?她一次次整你,你一次次救她、原谅她,你敢说你们俩没有那种心思?”
华子:“她有没有我不知道,反正我一点都没有!”
国咏梅:“你说她要是活在爷爷那个年代……”
华子:“早被人崩了!那个时代像她这种人又蠢又霸道,野心膨胀的人也有。想当官儿又没底线没脑子,风声一变她就是案板上的鱼肉。当英雄她没本事,当汉奸没脑子,大不了像大巴豆那样招摇一阵被人踢开冻饿而死。即便现在,她也早晚被淘汰。”
国咏梅:“行啦。说说房子的事。”
华子:“蘑菇崴子屯儿惦记这房子的人不在少数。你现在是公社书记,不能在我这研究。大队班子不健全,那就拿到队委会去。公开透明,光明正大!如果有人说我是借了你的光,住着也不不舒坦。价格么,让孙信义定!”
田淑云:“华子,你傻呀?孙信义出价你能捡着便宜?哦,这是替你国姐着想。”
按当时的山村房价,即便是红砖房,折旧后也就一百块钱一间。可是孙信义一下定了二百一间。买下整个大院,一千二百块!
全体社员大会喊出价来,没有一个应声的。即便在青松岭公社,也没人会出这么高的价买房子。
国咏梅又找人核算对照一次,才最后决定,一千块钱卖给华子。
可是华子就能拿出两百块钱。
国咏梅:“等你三天,出去借!”